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出爾反爾

拼音 chū ěr fǎn ěr

注音 ㄔㄨ ㄦˇ ㄈㄢˇ ㄦˇ

出爾反爾 詞語解釋

解釋

◎ 出爾反爾 chū’ěr-fǎn’ěr

[go back on one's words;contradict oneself] 原指你怎麼對人行事,人也怎麼還報你。現多指反覆無常,言行前後自相矛盾

-----------------
國語辭典
出爾反爾chū ěr fǎn ěr ㄔㄨ ㄦˇ ㄈㄢˇ ㄦˇ
  1. 你怎麼對待別人,別人也會怎麼待你。語本《孟子.梁惠王下》:「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後比喻人的言行前後反覆,自相矛盾。《官場現形記.第五九回》:「倘若不肯,也只好由他,我不能做出爾反爾的事。」《好逑傳.第一一回》:「為何老恩臺大人,出爾反爾?」近反覆無常,朝三暮四,言之無信,言而無信反言而有信

英語 old: to reap the consequences of one's words (idiom, from Mencius)​; modern: to go back on one's word, to blow hot and cold, to contradict oneself, inconsistent

法語 dire une chose et en faire une autre, se rétracter, se dédire, faire volte-face

© 漢典

出爾反爾 成語解釋

【解釋】爾:你;反:通“返”,回。原意是你怎樣做,就會得到怎樣的後果。現指人的言行反覆無常,前後自相矛盾。

【出處】《孟子·梁惠王下》:“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

【示例】倘若不肯,也只好由他,我們不能做~的事。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十九回

【近義詞】反覆無常、翻雲覆雨

【反義詞】說一不二、言行一致、一言爲定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用於責備反覆無常的人

© 漢典

出爾反爾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出爾反爾

  • 《出爾反爾》出自《孟子》的《梁惠王章句下》。原指你怎樣對付人家;人家就會怎樣對待你。現多指自己說了或做了後,又自己反悔。比喻言行前後自相矛盾;反覆無常。說話不算數。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初生犢
      2. 初令
      3. 初心
      4. 初等教育
      5. 初榮
      6. 初等小學
      7. 俛首帖耳
      8. 附耳
      9. 暈珥
      10. 虜餌
      11. 枲耳
      12. 酋耳
    相關詞語
      1. 出塢
      2. 出入神鬼
      3. 出家修行
      4. 出化
      5. 出飯
      6. 出溺
      7. 側出
      8. 不想出
      9. 量入計出
      10. 點出
      11. 宣出
      12. 合盤托出
      13. 爾儂
      14. 爾當
      15. 爾爾
      16. 爾汝歌
      17. 爾許多
      18. 爾汝
      19. 爲爾
      20. 嗒爾
      21. 俄爾
      22. 泰戈爾
      23. 逌爾
      24. 暫爾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