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zhǔn

ㄓㄨㄣˇ

部首 冫

部外 10

總筆畫 12

準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51D6

上下結構

41324111211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uwyf

igj

tdne

30401

拼音 zhǔn

注音 ㄓㄨㄣˇ

部首 冫 部外 10總筆劃 12

統一碼 51D6筆順 413241112112

凖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凖

zhǔn ㄓㄨㄣˇ

  1. 同“準”。

英語 rule, guideline, standard

© 漢典
【巳集上】【水】 準·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0

準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凖”字頭,請參考“準”字。)
【巳集上】【水】 準·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0

【唐韻】【正韻】之允切【集韻】【韻會】主尹切,𠀤肫上聲。【說文】平也。【前漢·律歷志】繩直生準。準者,所以揆平取正也。【書·立政】準人。【正義】準人,正法之人,謂士官。

又均也。【禮·月令】先定準直。【正義】謂輕重平均。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權之然後準之。【註】謂準擊平正之也。

又平準,漢官名。武帝置平準官,籠天下鹽鐵。

又則也,倣也。【易·繫辭】易與天地準。

又樂器,漢京房所作,以定律數。 亦作准。【莊子·天道篇】平中準,大匠取法焉。【字林】準與準同。

又【唐韻】職悅切【集韻】【韻會】【正韻】朱劣切,𠀤音拙。【史記·高祖本紀】隆準而龍顏。【註】服虔曰:準,頰權也。文穎曰:準,鼻也。

又【集韻】數軌切【正韻】式軌切,𠀤音水。亦平也。一曰車轅脊不停水。

 

© 漢典
【卷十一】【水】

準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凖”字頭,請參考“準”字:)
【卷十一】【水】
『說文解字』

平也。从水隼聲。之允切

『說文解字注』

(準)平也。謂水之平也。天下莫平於水,水平謂之準,因之製平物之器亦謂之準。漢志:繩直生準。準者,所以揆平取正是也。因之凡平均皆謂之準。考工記準之然後量之,易繫辭易與天地準是也。从水隼聲。之允切。按隼卽鵻字。鵻从隹聲。準,古音在十五部,讀之壘切。考工記故書準作水。○準,五經文字云字林作准。按古書多用准,葢魏晉時恐與淮字亂而别之耳。

© 漢典

凖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ʂuən˨˩˦ 日语读音 HITOSHII MIZUMORI NORI韩语罗马 CWUN

客家话 [梅县腔] zhun3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凖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準」。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準」 說文‧水部「凖」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準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准(zhun3)
    2. 準(zhun3)
    3. 稕(zhun3)
    4. 埻(zhun3)
    5. 綧(zhun3)
同部首
    1. 冽
    2. 㓋
    3. 凜
    4. 凅
    5. 㓍
    6. 𠘖
    7. 𠖸
    8. 冺
    9. 𠗶
    10. 𠖺
    11. 𠘠
    12. 𠗠
同筆畫
    1. 毰
    2. 傧
    3. 媮
    4. 蜑
    5. 葲
    6. 祺
    7. 湞
    8. 棑
    9. 堾
    10. 䟡
    11. 㢾
    12. 掾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