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冷戰

拼音 lěng zhàn

注音 ㄌㄥˇ ㄓㄢˋ

冷戰 詞語解釋

解釋

◎ 冷戰 lěngzhàn

(1) [cold war]∶兩國或兩個國家集團之間採用強權政治、經濟壓力、間諜活動或敵對性宣傳等手段而進行鬥爭,常常進行破壞和排斥反對其國家,但不使用武力

(2) [shiver][口]∶因寒冷或害怕渾身顫抖

冬泳剛入水時渾身冷戰

英語 cold war, (coll.)​ shiver, shudder

德語 Kalter Krieg (S, Gesch)​

法語 guerre froide

© 漢典

冷戰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冷戰 (美國與蘇聯爲主的政治、經濟、軍事鬥爭)

  • 冷戰(英語:Cold War,俄語:Холодная Война)是指1947年至1991年之間,美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爲主的資本主義陣營,與蘇聯、華沙條約組織爲主的社會主義陣營之間的政治、經濟、軍事鬥爭。
  • 1946年3月5日,英國前首相溫斯頓·丘吉爾在美國富爾頓發表“鐵幕演說”,正式拉開了冷戰序幕。1947年3月12日,美國杜魯門主義出臺,標誌着冷戰開始。1955年華沙條約組織成立標誌着兩極格局的形成。1991年華約解散,之後蘇聯解體,說明了蘇聯模式的失敗,標誌着冷戰結束,同時也標誌兩極格局結束,前後共44年。美國成爲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世界格局變爲世界多極化進程中的“一超多強”。
  • 當時的美國和蘇聯同爲世界上的“超級大國”,爲了爭奪世界霸權,兩國及其盟國展開了數十年的鬥爭。在這段時期,雖然分歧和衝突嚴重,但雙方都盡力避免世界範圍的大規模戰爭(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其對抗通常通過局部代理戰爭、科技和軍備競賽、太空競賽、外交競爭等“冷”方式進行,即“相互遏制,不動武力”,因此稱之爲“冷戰”。
  • 冷戰主要表現爲以美國與蘇聯爲首的兩大軍事集團之間的對峙。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爭奪,是世界長期不得安寧的主要根源。兩大軍事集團實力相當,誰都不敢輕易動用武力來結束對方與其的世界霸權爭奪。兩國都儲存了大量核彈頭,彼此相互保證毀滅。冷戰結束後再加上經歷了之前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磨難,世界各國人民都渴望和平、反對戰爭。

冷戰 (詞語概念)

  • 冷戰,原指帝國主義國家針對社會主義國家進行的除直接武裝進攻以外的各種敵對活動。現泛指國際上進行的不使用武器的鬥爭。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冷顫
    2. 冷顫
    3. 搶占
    4. 梁棧
    5. 雲棧
    6. 攔占
    7. 竹棧
    8. 皮開肉綻
相關詞語
    1. 冷氣機
    2. 冷艷
    3. 冷療
    4. 冷古丁
    5. 冷不丁
    6. 冷意
    7. 清冷
    8. 陰冷
    9. 受冷
    10. 繡幃香冷
    11. 凝冷
    12. 厥冷
    13. 戰帶
    14. 戰略物資
    15. 戰舟
    16. 戰具
    17. 戰爭與和平
    18. 戰靴
    19. 攻城野戰
    20. 善戰
    21. 打戰
    22. 鏊戰
    23. 車輪戰
    24. 百戰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