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guǎ

ㄍㄨㄚˇ

部首 冂

部外 4

總筆畫 6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518E

上下结构

25525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mnmb

bmlb

ldld

77227

拼音 guǎ

注音 ㄍㄨㄚˇ

部首 冂 部外 3總筆劃 5

統一碼 518E筆順 25525

冎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冎

guǎ ㄍㄨㄚˇ

     ◎ 古同“剮”。

© 漢典
【子集下】【冂】 冎·康熙筆画:6 ·部外筆画:4

冎 《康熙字典》

【子集下】【冂】 冎·康熙筆画:6 ·部外筆画:4

【唐韻】【集韻】【韻會】𠀤古瓦切,音寡。【說文】剔人肉,置其骨也。【集韻】亦作剮。【韻會】或作叧。

© 漢典
【卷四】【冎】

冎 《说文解字》

【卷四】【冎】
『說文解字』

剔人肉置其骨也。象形。頭隆骨也。凡冎之屬皆从冎。古瓦切

『說文解字注』

(冎)剔人肉置其骨也。剔當作𩮜。解也。其周禮膊之、焚之、辜之之㓝與。列子曰。炎人之國。其親戚死。冎其肉而棄之。刀部無剔字。冎俗作剮。象形。頭隆骨也。隆豐大也。說此字爲象形者、謂上大下小象骨之隆起也。古瓦切。十七部。口部咼以爲聲。凡冎之屬皆从冎。

© 漢典

冎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kuɑ˨˩˦ 日语读音 WAKERU

近代音 中古音 見母 馬韻 上聲 寡小韻 古瓦切 二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見母 歌部 ;王力系统:見母 歌部 ;

吴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冎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冎」 粹1306合3236「冎」 冎父□斝商代晚期集成9221「冎」 說文‧冎部「冎」
「冎」 掇1.432合32770
甲骨文 金文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呱(gua3)
    2. 咼(gua3)
    3. 𠆣(gua3)
    4. 寡(gua3)
    5. 叧(gua3)
    6. 剐(gua3)
    7. 㒷(gua3)
    8. 剮(gua3)
    9. 呙(gua3)
    10. 䈑(gua3)
同部首
    1. 𠕄
    2. 冕
    3. 𠕔
    4. 冉
    5. 罓
    6. 𠕐
    7. 𠕋
    8. 𠕛
    9. 冈
    10. 𠕧
    11. 𠕰
    12. 㒻
同筆畫
    1. 𠆫
    2. 仕
    3. 𠙹
    4. 出
    5. 尼
    6. 邙
    7. 仛
    8. 龱
    9. 玍
    10. 宄
    11. 布
    12. 斥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