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拼音 jiān tīng zé míng,piān xìn zé àn

注音 ㄐㄧㄢ ㄊㄧㄥ ㄗㄜˊ ㄇㄧㄥˊ,ㄆㄧㄢ ㄒㄧㄣˋ ㄗㄜˊ ㄢˋ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詞語解釋

解釋

◎ 兼聽則明,偏信則闇 jiāntīngzémíng,piānxìnzé’àn

[listen to both sides and you will be enlightened;heed only one side you will be benighted] 爲政主事廣聽衆人的話則賢明,偏聽少數幾個人的話則闇昧

© 漢典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成語解釋

兼聽則明,偏信則闇

【解釋】指要同時聽取各方面的意見,才能正確認識事物;只相信單方面的話,必然會犯片面性的錯誤。

【出處】漢·王符《潛夫論·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聽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示例】唐朝人魏徵說過:“~。” ◎毛澤東《矛盾論》

【近義詞】兼聽則明,偏聽則暗

【語法】複句式;作主語、謂語、賓語;用於領導者

© 漢典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兼聽則明,偏信則闇

  • 兼聽則明,偏信則闇,中國成語。意謂聽取多方面的意見,才能明辨是非;聽信單方面的話,就分不清是非。語本《管子·君臣上》:“夫民別而聽之則愚,合而聽之則聖。”《資治通鑑·唐太宗貞觀二年》:“上(唐太宗)問 魏徵 曰:‘人主何爲而明,何爲而暗?’對曰:‘兼聽則明,偏信則闇。’”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艰深晦涩
      2. 监阅
      3. 肩胛骨
      4. 歼荡
      5. 奸臧
      6. 奸道
      7. 洞案
      8. 靠岸
      9. 狱豻
      10. 幽黯
      11. 文按
      12. 重案
    相關詞語
      1. 兼之
      2. 兼仆
      3. 兼馔
      4. 兼总
      5. 兼涂
      6. 兼爱
      7. 藻兼
      8. 更兼
      9. 并兼
      10. 二者不可得兼
      11. 得兼
      12. 守兼
      13. 暗下
      14. 暗度
      15. 暗春
      16. 暗缪
      17. 暗柜
      18. 暗箭明枪
      19. 阴暗
      20. 吃明不吃暗
      21. 霾暗
      22. 戆暗
      23. 黑暗
      24. 薄暗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