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八佾

拼音 bā yì

注音 ㄅㄚ ㄧˋ

八佾 詞語解釋

解釋
  • 亦作“八溢”。亦作“八羽”。
  • 亦作:八溢八羽
  • -----------------
    國語辭典
    八佾bā yìㄅㄚ ㄧˋ
    1. 周代天子用的舞樂。舞隊由縱橫各八人,共六十四人組成。《論語.八佾》:「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文選.張衡.東京賦》:「冠華秉翟,列舞八佾。」

    2. 祭祀孔子的舞樂。佾生人數的多寡,事關受禮者的身分和地位,故有八佾、六佾、四佾的分別。八佾舞本當用於天子,因漢武帝獨尊儒術,追諡孔子為王為公,後人乃以八佾舞配祀孔子,以示尊崇。

    3. 《論語》篇名。

    © 漢典

    八佾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八佾 (《論語》篇目)

  • 《八佾》篇包括26章,是《論語》二十篇中的第三個部分。本篇主要內容涉及“禮”的問題,主張維護禮在制度上、禮節上的種種規定;孔子提出“繪事後素”的命題,表達了他的倫理思想以及“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的政治道德主張。本篇重點討論如何維護“禮”的問題。
  • 八佾 (漢語詞語)

  • 亦作“八溢”或“八羽”。古代只有天子纔有資格使用的舞蹈規格,爲八行八列,故稱其“八佾”。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八譯
      2. 八裔
      3. 八议
      4. 八翼
      5. 八译
      6. 八議
      7. 八議
      8. 八溢
      9. 八裔
      10. 八譯
      11. 罷議
      12. 拔意
      13. 扒桿
      14. 巴庫
      15. 吧噠
      16. 巴得
      17. 巴力
      18. 巴西利亞
      19. 中臆
      20. 引申义
      21. 苦役
      22. 象征主义
      23. 不亿
      24. 绎
    相關詞語
      1. 八區
      2. 八砖
      3. 八辈蚕
      4. 八花九裂
      5. 八驺
      6. 八棍子撂不著
      7. 胡七亂八
      8. 乌龟忘八
      9. 烏龜王八
      10. 乌龟亡八
      11. 歪七豎八
      12. 瞎七瞎八
      13. 佾舞
      14. 佾生
      15. 佾舞生
      16. 舞佾
      17. 轻佾
      18. 葆佾
      19. 六佾
      20. 輕佾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