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內相

拼音 nèi xiàng

注音 ㄋㄟˋ ㄒㄧㄤˋ

內相 詞語解釋

解釋
1.唐開元二十六年,改翰林供奉爲學士,專掌內命,參裁朝廷大議,人稱"內相"。《舊唐書.陸贄傳》:"及出居艱阻之中﹐雖有宰臣﹐而謀猷參決﹐多出於贄﹐故當時目爲'內相'。"後以"內相"爲翰林學士的別稱。 2.指宮中太監。
-----------------
國語辭典
內相nèi xiàngㄋㄟˋ ㄒㄧㄤˋ
  1. 唐翰林學士的美稱。專掌內命,參與朝廷議案。《舊唐書.卷一三九.陸贄傳》:「贄初入翰林……雖有宰臣,而謀猷參決,多出於贄,故當時目為『內相』。」

  2. 太監、宦官。《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二》:「當今內相當權,廣有私路,可以得官。」

  3. 稱人妻善治家者。

  4. 日本的內務省大臣,掌管內政,相當於內政部長。

© 漢典

內相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內相

  • 內相唐、宋翰林學士別稱。唐開元二十六年(738),改翰林供奉爲翰林學士,起草任免將相等機密詔令。德宗後,其地位日益重要,雖朝廷有宰相主政,而翰林學士常值宿內廷,向皇帝提出建議,參裁可否,故號稱內相。宋亦稱翰林學士爲內相,亦稱內翰。
  • 內相另有一義,指宮中太監。《紅樓夢》第八三回:“門上人進來回說:‘有兩個內相在外,要見二位老爺呢。’……門上的人領了老公進來。”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內向
      2. 內向
      3. 內詳
      4. 内賓
      5. 内顧
      6. 那些
      7. 内憂外患
      8. 内職
      9. 内寢
      10. 迷向
      11. 大頭項
      12. 柳巷
      13. 劍齒象
      14. 達巷
      15. 頹嚮
    相關詞語
      1. 內恧
      2. 內宮
      3. 內廳
      4. 內亂
      5. 內學
      6. 內憂
      7. 周內
      8. 二內
      9. 一包在內
      10. 莫內
      11. 度內
      12. 深文周內
      13. 相碰
      14. 相跡
      15. 相衡
      16. 相聯
      17. 相時度力
      18. 相圃
      19. 心相
      20. 九卿相
      21. 吉人天相
      22. 癭相
      23. 拈相
      24. 孛相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