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rù

ㄖㄨˋ

部首 入

部外 0

總筆畫 2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5165

單一結構

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tyi

oh

oda

80000

拼音 rù

注音 ㄖㄨˋ

部首 入 部外 0總筆劃 2

基本區 5165筆順 34

常 通 標

入 基本解釋

● 入

rù ㄖㄨˋ


  1. 進,由外到內:進~。~夢。
  2. 適合,恰好合適:~選。~耳。

英語 enter, come in(to), join

德語 hinein, herein ,Radikal Nr. 11 = eintreten, betreten,

法語 entrer,adhérer,entrée,revenu

【漢典】

入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入 rù

動

(1) (指事。“內”的分化字,表示進入內裡。本義:進來,進去)

(2) 同本義 [enter;come into]

入,內也。——《說文》

他人入室。——《詩·唐風·山有樞》

就不欲入。——《莊子·人間世》

有蛇自泉宮出,入於國。——《左傳·文公十六年》

君爲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記·項羽本紀》

魯有執長竿入城門者。—— 三國魏· 邯鄲淳《笑林》

又如:入門問諱(到別人家裏,先需瞭解人家先祖名諱,以便談話);入對(進宮回答皇帝的問題);入覽(看到);入遷(從外地遷到京城做官);入學(童生考取秀才);入山;入口;入簾(科舉時期,考官進場閱卷)

(3) 參加, 加入 [join;be a dmitted to;become a member of]

室人入又。——《詩·小雅·賓之初筵》

自四卿入軍機,然後皇上與康先生之意始能少通。—— 清· 梁啓超《譚嗣同傳》

又如:入舍布袋(上門女婿);入舍女婿(入舍);入釋(參加佛教;進入佛門);入舍(做上門女婿);入腳(進身;指搭上關係);入隊;入夥;入金馬、登玉堂(考進翰林院。金馬、玉堂指漢代的金馬門和玉堂殿);入局(加入賭局);入團

(4) 交、交納 [pay]

入其社稷之臣於秦。——《戰國策·秦策》

歲惡不入,請賣爵子。——漢· 賈誼《論積貯疏》

又如:入粟(交納一定數目的錢捐取功名)

(5) 接納;採納 [accept]

凡嫁子娶妻,入幣純帛,無過五兩。——《周禮·地官·媒氏》

其臣箴諫以不入。——《國語·吳語》

野人莫敢入王。——《史記·楚世家》

商君亡 秦歸 魏, 魏怒不入。——《史記·魏世家》

時上頗厭兵,入其言。——羅大經《鶴林玉露》

(6) 與…相適應 [conform to]

曲直之不相入。——《淮南子·主術》。注:「中也。」

又如:入式(合乎程式);入道;入彀

(7) 入朝,指屬國、外國使臣或地方官員謁見天子 [go to court]

強國請服,弱國入朝。——漢· 賈誼《過秦論上》

項伯即入見 沛公。——《史記·項羽本紀》

又如:入閣拜相(進入內閣,成爲宰相);入王(入朝晉見天子);入侍(入朝侍奉);入見(入宮進見);入宦(入官爲僕隸);入相(入朝爲宰相);入宿(入宮值宿);入賀(入朝慶賀)

(8) 到達 [attain]

寒雨連江夜入吳。—— 唐·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又如:入月(婦女孕期足月);入玄(達到玄妙的境界);入來(到來;進來);入腳(到臨,開始);入聖(達到聖人的境界)

(9) 侵入 [invade]

獲大城焉曰入之。——《左傳·文公十五年》

英法聯軍自海入侵。—— 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又如:入犯;入抄(侵入抄掠)

(10) 佔據 [一個地方或位置] [take in]

乃入據陳(地名)。——《史記·陳涉世家》

又如:入席;入列;入主(外族進入中原作統治者);入官(從政,做官)

詞性變化


◎ 入 rù

名

(1) 收入,進項 [income]

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又如:歲入;入不敷出

(2) 古漢語聲調之一——見「入聲」 [entering tone]

常用詞組


入不敷出入場入超入黨入道入調入定入冬入耳入犯入伏入港入格入彀入骨入股入官入國問禁入黑入戶入畫入會入夥入籍入教入境入境問俗入靜入口入口入口處入寇入庫入理入殮入列入流入馬入寐入門入夢入迷入眠入滅入魔入木三分入暮入內入侵入情入理入射入神入聲入勝入時入世入室入室操戈入手入睡入土入團入托入微入闈入味入伍入吾彀中入席入鄉隨俗入邪入緒入選入學入學考試入眼入藥入夜入癮入獄入院入賬入主出奴入贅入坐
【漢典】

入 國語辭典

入ㄖㄨˋrù
動
  1. 進,由外面到裡面。如:「入內」、「入場」、「入境」。

  2. 收進。如:「收入」、「月入十萬」。《史記·卷七五·孟嘗君傳》:「歲餘不入,貨錢者多不能與其息,客奉將不給。」

  3. 接納、繳納。《國語·吳語》:「昔楚靈王不君,其臣箴諫以不入。」《金瓶梅·第一七回》:「到明日他蓋這房子,多是入官抄沒的數兒。」

  4. 參加。如:「入會」、「入股」、「入學」、「入伍」。

  5. 到、達。如:「入夜」、「入冬」。

  6. 沉沒。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7. 合宜、適合。如:「入時」、「入情入理」。

  8. 沉浸、深透。如:「入味」、「入骨」、「入迷」。

名
  1. 平上去入四聲之一。參見「入聲 」條。

  2. 二一四部首之一。

入ㄖㄨˇrǔ
動
  1. 不留心的塞放。如:「一張鈔票不知入到那裡?」

  2. 暗中把財物給人。如:「偷偷入給他一包東西。」

  3. 陷於其中、投於其中。如:「一腳入到泥裡了。」

入ㄖˋrì
動
  1. 發生性關係。《水滸傳·第五一回》:「那婆婆那裡有好氣,便指著罵道:『你這……亂人入的賤母狗!做什麼倒罵我!』」

【漢典】
【子集下】【入】 入·康熙筆画:2 ·部外筆画:0

入 《康熙字典》

【子集下】【入】 入·康熙筆画:2 ·部外筆画:0

【唐韻】人執切【集韻】【韻會】日汁切【正韻】日執切,𠀤任入聲。【說文】內也。【玉篇】進也。【禮·少儀】事君,量而後入。【檀弓】孟獻子𧝓比御而不入。【註】言雖比次婦人之當御者,猶不入寢也。

又【春秋·隱二年】莒人入向。【定六年】於越入吳。【傳】造其國都曰入,弗地曰入。【註】謂勝其國邑,不有其地也。入者,逆而不順,非王命而入人國也。

又【廣韻】納也,得也。

又【增韻】沒也。

又【楞嚴經】六入謂六塵,卽眼入色,耳入聲也。

又【敎坊記】每日常在天子左右爲長入。

 

【漢典】
【卷五】【入】

入 《說文解字》

【卷五】【入】
《說文解字》

内也。象从上俱下也。凡入之屬皆从入。人汁切

《說文解字注》

(入)內也。自外而中也。象從上俱下也。上下者,外中之象。人汁切。七部。凡入之屬皆从入。

【漢典】

入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ʐu˥˧ 唐代读音 *njip njip日语读音 IRU HAIRU韩语罗马 IP现代韩语 입越南语 nhập

客家话 [客英字典] ngip8 [宝安腔] ngip8 [梅县腔] ngip8 [陆丰腔] gnip8 [客语拼音字汇] ngib6 [东莞腔] ngip8 [沙头角腔] gnip8 [台湾四县腔] ngip8 [海陆腔] ngip8粤语 jap6

近代音 日母 齊微韻 入聲作去聲 日小空;日母 魚模韻 入聲作去聲 辱小空;中古音 日母 緝韻 入聲 入小韻 人執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泥母 合部 ;王力系统:日母 緝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徽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入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入」 鐵185.1合17299「入」 由伯尊西周早期集成5998「入」 曾1正「入」 說文‧入部「入」
「入」 佚720合9381「入」 大盂鼎西周早期集成2837
「入」 大鼎西周中期集成2807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媷(ru4)
    2. 扖(ru4)
    3. 㱶(ru4)
    4. 䐓(ru4)
    5. 鳰(ru4)
    6. 縟(ru4)
    7. 溽(ru4)
    8. 㦺(ru4)
    9. 杁(ru4)
    10. 洳(ru4)
    11. 嗕(ru4)
    12. 㹘(ru4)
同部首
    1. 內
    2. 兦
    3. 兪
同筆畫
    1. 丆
    2. 𠘨
    3. 𠆢
    4. 丅
    5. 𠂊
    6. 刁
    7. 𠂈
    8. 㔾
    9. 凵
    10. 丁
    11. 十
    12. 𠄏
小學古詩詞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唐·王之涣 《登鹳雀楼》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唐·王昌龄 《采莲曲》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宋·王安石 《元日》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唐·杜甫 《春夜喜雨》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唐·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
初中古詩詞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唐·王湾 《次北固山下》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南北朝·刘义庆 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唐·李白 《峨眉山月歌》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蒲松龄《狼三则·其二》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蒲松龄《狼三则·其二》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宋·陆游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