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qīn

ㄑㄧㄣ

部首 儿

部外 6

總筆畫 8

尖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5153

左右结构

15351535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aqaq

mumvu

hrhr

11412

拼音 qīn

注音 ㄑㄧㄣ

部首 儿 部外 6總筆劃 8

統一碼 5153筆順 15351535

兓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兓

qīn ㄑㄧㄣ

◎ 同“駸”。

© 漢典
【子集下】【儿】 兓·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6

兓 《康熙字典》

【子集下】【儿】 兓·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6

【唐韻】子心切【集韻】咨林切,𠀤浸平聲。【說文】兓兓,銳意也。【正譌】通用駸。从二旡諧聲,與兟別。

又【集韻】則旰切。音贊。二人屈己以贊也。

© 漢典
【卷八】【兂】

兓 《说文解字》

【卷八】【兂】
『說文解字』

朁朁,銳意也。从二兂。子林切文二 重一

『說文解字注』

(兓)兓兓、各本譌朁朁。今依玉篇、集韵正。銳意也。旡主入。故兩旡爲銳之意。兓兓、其言所謂意內而言外也。凡俗用鑯尖字卽兓字之俗。从二旡。子林切。七部。

© 漢典

兓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ɕʰin˥ 日语读音 SURUDOI TASUKERU韩语罗马 CHIM CHAN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兓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兓」 散氏盤西周晚期集成10176「兓」 說文‧兂部「兓」
金文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尖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㓎(qin1)
    2. 誛(qin1)
    3. 骎(qin1)
    4. 嶔(qin1)
    5. 嵚(qin1)
    6. 欽(qin1)
    7. 亲(qin1)
    8. 鮼(qin1)
    9. 钦(qin1)
    10. 親(qin1)
    11. 綅(qin1)
    12. 駸(qin1)
同部首
    1. 𠒷
    2. 𠑽
    3. 兂
    4. 兄
    5. 允
    6. 𠑻
    7. 㒯
    8. 𠒁
    9. 𠓑
    10. 𠒝
    11. 兀
    12. 充
同筆畫
    1. 㚘
    2. 岨
    3. 驾
    4. 炈
    5. 垉
    6. 胁
    7. 𠈊
    8. 亟
    9. 奋
    10. 㫘
    11. 㐚
    12. 林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