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tǎng

ㄊㄤˇ

部首 人

部外 20

總筆畫 22

簡體 傥

傥 尚 黨 躺 尙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513B

左右結構

322434525125431211444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wipo

ofbf

nkbu

29231

拼音 tǎng

注音 ㄊㄤˇ

部首 人 部外 20總筆劃 22

基本區 513B筆順 3224345251254312114444

儻 基本解釋

● 儻

tăng ㄊㄤˇ


  1. 〔倜儻〕见「倜」。
  2. 精神恍惚、悵然若失的樣子。《莊子•田子方》:「丈侯儻然,終日不言。」
  3. 副詞。或許;也許。《字彙•人部》:「儻,或然之詞。」《史記•孔子世家》:「蓋周文武起豐鎬而王,今費雖小,儻庶幾乎!」
  4. 連詞。倘若;假如。表示假設。《史記•伯夷列傳》:「儻所謂天道,是邪非邪?」
  5. 通「黨」。偏私。《莊子•天下》:「時恣縱而不儻。」
  6. 通「躺」。平臥。元佚名《賺蒯通》第一折:「賞我一斗好酒一肩肉,𠳹的又醉又飽整整儻了半个月。」
  7. 通「淌」。流下。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五:「願聽我說似,這心頭橫儻箇海猴兒。」
  8. 通「讜」。三國·魏·嵇康《太師箴》:「虛心導人,允求儻言。師臣司訓,敢告在前。」

● 儻

tàng ㄊㄤˋ


  1. 僥倖;意外。《玉篇•人部》:「儻,倖也。」《正字通•人部》:「儻,儵忽不可期也。」
  2. 希望。《集韻•宕韻》:「儻,希望也。」
  3. 姓。《萬姓統譜•漾韻》:「儻,見《姓苑》。」

● 儻

chăng ㄔㄤˇ


  1. 弘敞無偏。《集韻•養韻》:「儻,弘敞無偏也。」

● 儻

chèng ㄔㄥˋ


  1. 不動意。《集韻•映韻》:「儻,不動意。」《莊子•天地》:「失其所謂,儻然不受。」

英語 if

德語 ob, sofern ,unerwartet

法語 vaste,peut-être,si

【漢典】

儻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儻

儻 tǎng

形

(1) (形聲。從人,黨聲。本義: 灑脫不拘,不拘於俗)

(2) 同本義 [unconventional]

贊陳湯儻蕩。——《漢書·傅常鄭甘陳段傳》。注:「無行檢也。」

貌若儻蕩不備。——《漢書·史丹傳》

又如:倜儻(灑脫;不拘束)

(3) 悵然自失,恍惚 [absentminded]

文候儻然,終日不言。——《莊子·田子方》

又如:儻然(失志的樣子);儻莽(悵然自失)

(4) 正直 [upright]。

如:儻言(正直的言論);儻論(堂皇正大的言論)

(5) 廣大 [broad]。

如:儻漭(廣闊無邊);儻閬(廣大寬敞);倘莽(曠遠);儻朗(晦暗不明的樣子)

(6) 安閒自得 [leisurely]。

如:儻佯(安閒自得地行走);儻儻(舒閒自適地)

詞性變化

◎ 儻

儻 tǎng

連

表示假設,相當於「倘若」、「如果」 [if]

儻所謂天道,是邪?非邪?——《史記·伯夷傳》

又如:儻若;儻使

◎ 儻

儻 tǎng

副

偶然,意外地 [by accident]

況榮寵貴盛,儻來物也,可恃以凌人乎。——歐陽修《新唐書》。又如:儻來(意外得來);儻然(偶然;僥倖)

常用詞組


儻蕩
【漢典】

儻 國語辭典

儻ㄊㄤˇtǎng
形
  1. 參見「倜儻 」條。

連
  1. 如果、倘若。《史記·卷六一·伯夷傳》:「儻所謂天道,是邪?非邪?」《文選·曹植·王仲宣誄》:「儻獨有靈,游魂泰素。」同「倘 」。

【漢典】
【子集中】【人】 儻·康熙筆画:22 ·部外筆画:20

儻 《康熙字典》

【子集中】【人】 儻·康熙筆画:22 ·部外筆画:20

【唐韻】他朗切【集韻】【韻會】坦朗切【正韻】他曩切,𠀤湯上聲。倜儻,卓異也。【史記·司馬相如傳】俶儻瑰瑋。【前漢·史丹傳】儻蕩不備。【註】豁達也。

又【關尹子·一宇篇】心儻儻,物迭迭。【註】儻儻,猶儃儃。

又或然之辭。儵忽不可期也。【莊子·天地篇】儻乎若行,而失道也。【繕性篇】軒冕在身,非性命也,物之儻來寄也。

又【莊子·天下篇】時恣縱而不儻。【註】儻,苟也。

又【韻會】通作黨。【前漢·董仲舒傳】黨可得見乎。【揚雄傳】黨鬼神可也。 本作儻。俗作倘。

【漢典】
【卷八】【人】

儻 《說文解字》

【卷八】【人】
《說文解字》

倜儻也。从人,黨聲。 新附

【漢典】

儻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ʰɑŋ˨˩˦ 日语读音 SUGURERU MOSHI ARUIWA韩语罗马 TANG现代韩语 당

客家话 [宝安腔] tong3 [梅县腔] tong3 [海陆腔] dong3 tong3 [客英字典] tong3 [台湾四县腔] dong3 tong3 [陆丰腔] tong3粤语 tong2

近代音 中古音 透母 宕韻 去聲 儻小韻 他浪切 一等 開口;透母 蕩韻 上聲 曭小韻 他朗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透母 唐部 ;王力系统:透母 陽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儻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 秦系簡牘 楷書 楷書 楷書
      「儻」 說文‧人部   「儻」 「傥」 「儻」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傥
尚
黨
躺
尙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淌(tang3)
    2. 戃(tang3)
    3. 伖(tang3)
    4. 躺(tang3)
    5. 耥(tang3)
    6. 鎲(tang3)
    7. 灙(tang3)
    8. 爣(tang3)
    9. 曭(tang3)
    10. 偒(tang3)
    11. 镋(tang3)
    12. 㼒(tang3)
同部首
    1. 僡
    2. 𠌟
    3. 傚
    4. 佬
    5. 仾
    6. 偫
    7. 𠈩
    8. 侕
    9. 𠏹
    10. 𠍆
    11. 倣
    12. 㒦
同筆畫
    1. 䲎
    2. 讄
    3. 䕽
    4. 鑍
    5. 韂
    6. 䜟
    7. 䵏
    8. 㜺
    9. 䟏
    10. 罎
    11. 㱌
    12. 躒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