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shū

ㄕㄨ

部首 人

部外 17

總筆畫 19

𡤥 𨤨 倏 鯈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5135

左右结构

32235425431211444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whto

xxolo

nibu

27231

拼音 shū

注音 ㄕㄨ

部首 人 部外 16總筆劃 18

統一碼 5135筆順 322354254312114444

儵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儵

shū ㄕㄨˉ

     ◎ 同“倏”。

德語 unvermittelt

法語 soudain,brutal,abrupt,brusque

© 漢典

儵 國語辭典

儵ㄕㄨˋshù
副
  1. 快速、急速。《楚辭·屈原·九歌·少司命》:「儵而來兮忽而逝。」《文選·謝朓·和王著作八公山詩》:「道峻芳塵流,業遙年運儵。」

© 漢典
【子集中】【人】 儵·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7

儵 《康熙字典》

【子集中】【人】 儵·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7

【集韻】倏本字。【楚辭·九歌】儵而來兮忽而逝。【莊子·應帝王】南海之帝爲儵,北海之帝爲忽,中央之帝爲混沌。

又靑黑色。【說文】靑黑繒發白色。一曰儵儵,罹禍毒也。 【說文】列𤐫部,俗誤借倏,𨁀譌作倏。唐褚遂良作儵,以當𢿅字,讀若𡼡入聲,非是。

© 漢典
【卷十】【黑】

儵 《说文解字》

【卷十】【黑】
『說文解字』

青黑繒縫白色也。从黑攸聲。式竹切

『說文解字注』

(儵)靑黑繒發白色也。古亦叚爲倐忽字。又釋訓。儵儵、嘒嘒、罹禍毒也。釋小弁踧踧周道、鳴蜩嘒嘒也。从黑。攸聲。式竹切。三部。

© 漢典

儵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ʂu˥ 日语读音 HAYAI韩语罗马 SWUK现代韩语 숙

客家话 [海陆腔] sok7 shap7 [梅县腔] shuk7 [台湾四县腔] sok7 sap7 [客英字典] shap7 shuk7粤语 suk1 suk6

近代音 中古音 審書母 屋韻 入聲 叔小韻 式竹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透母 沃部 ;王力系统:書母 覺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儵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儵」 說文‧黑部「儵」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𡤥
𨤨
倏
鯈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𠁮(shu1)
    2. 瀭(shu1)
    3. 綀(shu1)
    4. 鄃(shu1)
    5. 䟽(shu1)
    6. 蔬(shu1)
    7. 掓(shu1)
    8. 纾(shu1)
    9. 悆(shu1)
    10. 橾(shu1)
    11. 疋(shu1)
    12. 淑(shu1)
同部首
    1. 𠆲
    2. 𠊧
    3. 侈
    4. 偔
    5. 𠌌
    6. 㐿
    7. 仟
    8. 傌
    9. 𠌲
    10. 㑃
    11. 依
    12. 𠉐
同筆畫
    1. 櫗
    2. 䫛
    3. 䩰
    4. 櫔
    5. 騒
    6. 䉓
    7. 瀍
    8. 䉍
    9. 闘
    10. 謻
    11. 䆅
    12. 攂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