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sù

ㄙㄨˋ

部首 人

部外 10

總筆畫 12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5083

左右结构

3211215542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wgxi

oqmf

ncz

25293

拼音 sù

注音 ㄙㄨˋ

部首 人 部外 10總筆劃 12

統一碼 5083筆順 321121554234

傃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傃

sù ㄙㄨˋ

  1. 向,向着:“暮則~東山而歸。”
  2. 平素;常。
  3. 遵守。
© 漢典

傃 國語辭典

傃ㄙㄨˋsù
動
  1. 向、往。南朝齊·王融〈採菱曲〉:「雕輜傃平隰,朱櫂泊安流。」宋·蘇軾〈放鶴亭記〉:「暮則傃東山而歸,故名三日放鶴亭。」

  2. 遵循、遵守。宋·王安石〈諫官論〉:「循其名,傃其分,以事其上而不敢過也。」

© 漢典
【子集中】【人】 傃·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10

傃 《康熙字典》

【子集中】【人】 傃·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10

【廣韻】桑故切【集韻】【韻會】【正韻】蘇故切,𠀤音素。向也。【蕭子雲歲暮直廬賦】日臨圭而易落,晷中臬而南傃。【蘇軾·放鶴亭記】縱其所如,暮則傃東山而歸。

又循其常分曰傃。

© 漢典

傃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su˥˧ 日语读音 MUKAU MAMORU韩语罗马 SO

客家话 [海陆腔] su5 [梅县腔] se5 [台湾四县腔] su5 [客英字典] sii5粤语 sou3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傃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粛(su4)
    2. 肅(su4)
    3. 肃(su4)
    4. 㔄(su4)
    5. 膆(su4)
    6. 僳(su4)
    7. 梀(su4)
    8. 驌(su4)
    9. 㥛(su4)
    10. 㪩(su4)
    11. 嗉(su4)
    12. 㴼(su4)
同部首
    1. 倬
    2. 偬
    3. 儖
    4. 伽
    5. 伥
    6. 𠌏
    7. 𠏞
    8. 便
    9. 伱
    10. 𠉆
    11. 𠆻
    12. 仩
同筆畫
    1. 詌
    2. 琥
    3. 絵
    4. 惖
    5. 焰
    6. 䚌
    7. 萲
    8. 粟
    9. 巽
    10. 鱿
    11. 蓇
    12. 㥕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