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cè

zè

zhāi

ㄘㄜˋ

ㄗㄜˋ

ㄓㄞ

部首 人

部外 9

總筆畫 11

簡體 侧

仄 侧 夨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5074

左右结构

3225111342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wmjh

obcn

nlkd

22200

拼音 cè zè zhāi

注音 ㄘㄜˋ ㄗㄜˋ ㄓㄞ

部首 人 部外 9總筆劃 11

統一碼 5074筆順 32251113422

通

側 基本解釋

其它字義


● 側

zhāi ㄓㄞˉ

     ◎ 均見“側”。

英語 side; incline, slant, lean

法語 côté,flanc,se pencher,s'effacer,pencher d'un côté

© 漢典

側 國語辭典

側ㄘㄜˋcè
名
  1. 旁邊。如:「兩側」、「隨侍在側」。《晉書·卷四三·王戎傳》:「嘗與群兒戲於道側。」

  2. 不正。《書經·洪範》:「無反無側,王道正直。」《莊子·列禦寇》:「醉之以酒,而觀其側。」

動
  1. 傾斜。如:「側耳傾聽」、「側身而過」。唐·杜甫〈秋野〉詩五首之三:「掉頭紗帽側,曝背竹書光。」

  2. 處於。《淮南子·原道》:「處窮僻之鄉,側谿谷之閒。」唐·杜甫〈得舍弟消息〉詩二首之一:「側身千里道,寄食一家村。」

形
  1. 卑微、卑下。《書經·舜典》:「虞舜側微,堯聞之聰明,將使嗣位。」

側ㄗㄜˋ​zè
  1. (一)​之又音。

© 漢典
【子集中】【人】 側·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9

側 《康熙字典》

【子集中】【人】 側·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9

【唐韻】阻力切【集韻】【韻會】札色切,𠀤音㳁。旁也,傾也。【詩·召南】在南山之側。【書·洪範】無反無側。【註】不偏邪也。

又𤰞隘也。【書·堯典】明明揚側陋。

又叛黨曰反側。【後漢·光武紀】使反側子自安。

又【儀禮·旣夕】有司請祖期曰日側。【註】側,昳也。謂將過中之時。與𣅦同。

又側注,冠名。酈食其服以見沛公。

又側生,茘支名。

又與特通。【儀禮·士冠禮】側尊一甒醴。【註】特設一尊醴也。

又【聘禮】公側授宰玉。

又側授宰幣。【註】謂君特授,不假相也。

又同仄。【史記·平準書】公卿鑄鏱官赤側。【註】赤側,錢名。

© 漢典
【卷八】【人】

側 《说文解字》

【卷八】【人】
『說文解字』

㫄也。从人則聲。阻力切

『說文解字注』

(側)旁也。不正曰仄。不中曰側。二義有別。而經傳多通用。如反側當爲反仄。仄者、未全反也。从人。則聲。阻力切。一部。

© 漢典

側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sʰɤ˥˧; tsɤ˥˧; tʂĄi˥ 唐代读音 *jriək jriək日语读音 KAWA KATAWARA SOBAMERU韩语罗马 CHUK现代韩语 측越南语 trắc

客家话 [梅县腔] zet7 [陆丰腔] cet7 [客语拼音字汇] zed5 [台湾四县腔] zet7 [客英字典] zet7 [东莞腔] zet7 tsek7 [宝安腔] zet7 [海陆腔] zet7粤语 zak1

近代音 照母 皆來韻 入聲作上聲 責小空;中古音 照莊母 職韻 入聲 稄小韻 阻力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精母 德部 ;王力系统:莊母 職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側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側」 無鼎西周晚期集成2814「側」 說文‧人部「側」「侧」 「側」
金文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仄
侧
夨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萴(ce4)
    2. 笧(ce4)
    3. 栅(ce4)
    4. 粣(ce4)
    5. 筞(ce4)
    6. 廁(ce4)
    7. 册(ce4)
    8. 冊(ce4)
    9. 策(ce4)
    10. 惻(ce4)
    11. 䇲(ce4)
    12. 厕(ce4)
    13. 汄(ze4)
    14. 䔾(ze4)
    15. 崱(ze4)
    16. 昃(ze4)
    17. 㳁(ze4)
    18. 昗(ze4)
    19. 庂(ze4)
    20. 仄(ze4)
    21. 捑(ze4)
    22. 侧(ze4)
    23. 稄(ze4)
    24. 齊(zhai1)
    25. 哜(zhai1)
    26. 亝(zhai1)
    27. 斎(zhai1)
    28. 斋(zhai1)
    29. 榸(zhai1)
    30. 擿(zhai1)
    31. 嚌(zhai1)
    32. 摘(zhai1)
    33. 夈(zhai1)
    34. 捚(zhai1)
    35. 侧(zhai1)
同部首
    1. 𠊸
    2. 伽
    3. 傆
    4. 什
    5. 𠇓
    6. 伖
    7. 𠈀
    8. 𠐉
    9. 偠
    10. 亿
    11. 俅
    12. 𠐞
同筆畫
    1. 絀
    2. 脛
    3. 㳟
    4. 逩
    5. 琌
    6. 䎅
    7. 䚴
    8. 婦
    9. 铕
    10. 婓
    11. 惈
    12. 祱
小學古詩詞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唐·胡令能 《小儿垂钓》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宋·苏轼 《题西林壁》
初中古詩詞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明·魏学洢 《核舟记》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先秦·无名氏 诗经《关雎》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唐·刘禹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