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yǐ

ㄧˇ

部首 人

部外 9

總筆畫 11

㥋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506F

左右结构

324125135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wyey

oyrv

nsjr

20232

拼音 yǐ

注音 ㄧˇ

部首 人 部外 9總筆劃 11

統一碼 506F筆順 32412513534

偯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偯

yǐ ㄧˇ

  1. 哭的餘聲:“童子哭不~”。
  2. 曲折委婉。

英語 sob

德語 jammern, klagen ,schluchzen

法語 sangloter,gémissement

© 漢典

偯 國語辭典

偯ㄧˇyǐ
形
  1. 形容哭泣的尾聲悠長。《孝經·喪親章》:「孝子之喪親也,哭不偯。」《禮記·閒傳》:「大功之哭,三曲而偯。」

© 漢典
【子集中】【人】 偯·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9

偯 《康熙字典》

【子集中】【人】 偯·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9

【廣韻】於豈切【集韻】【韻會】隱豈切,𠀤音扆。哭餘聲。【禮·雜記】童子哭不偯。

又【閒傳】大功之哭,三曲而偯。【鄭註】聲餘從容也。◎按大功哀殺,故哭聲宛偯。童子未能成聲,直遂其哀而已。

© 漢典
【卷十】【心】

㥋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偯”字頭,請參考“㥋”字:)
【卷十】【心】
『說文解字』

痛聲也。从心依聲。《孝經》曰:“哭不㥋。”於豈切

『說文解字注』

(㥋)痛聲也。閒傳。斬衰之哭。若往而不反。齊衰之哭。若往而反。大功之哭。三曲而偯。注曰。一舉聲而三折也。偯聲餘從容。孝經。哭不偯。鄭注云。氣竭而息聲不委曲。按音義皆云說文作㥋。然則許云痛聲者、委曲自見其痛於聲。非痛之至者也。从心。依聲。於豈切。十五部。孝經曰。哭不㥋。此許所學孔氏古文也。作偯者俗字。

© 漢典

偯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ji˨˩˦ 日语读音 NAGEKU韩语罗马 UY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ji3 oi1 [梅县腔] oi1 j3 [海陆腔] ri3 oi1 [客英字典] ji3粤语 ji2潮州话 i2

近代音 影母 齊微韻 上聲 倚小空;中古音 影母 尾韻 上聲 扆小韻 於豈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影母 灰部 ;王力系统:影母 微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偯 字源字形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㥋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䧧(yi3)
    2. 蟻(yi3)
    3. 钇(yi3)
    4. 乙(yi3)
    5. 攲(yi3)
    6. 鉯(yi3)
    7. 䭲(yi3)
    8. 苡(yi3)
    9. 㰻(yi3)
    10. 庡(yi3)
    11. 螘(yi3)
    12. 叕(yi3)
同部首
    1. 併
    2. 僒
    3. 俢
    4. 𠐴
    5. 仏
    6. 侻
    7. 𠆨
    8. 佬
    9. 仸
    10. 俘
    11. 僽
    12. 俼
同筆畫
    1. 訨
    2. 维
    3. 脬
    4. 惮
    5. 偰
    6. 厩
    7. 铧
    8. 軗
    9. 患
    10. 勓
    11. 㙉
    12. 渒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