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假途滅虢

拼音 jiǎ tú miè guó

注音 ㄐㄧㄚˇ ㄊㄨˊ ㄇㄧㄝ ˋ ㄍㄨㄛˊ

假途滅虢 詞語解釋

解釋
  • 《左傳•僖公五年》記載:晉國向虞國借路去攻打虢國,在滅虢後的回師途中,把虞國也滅了。後以“假途滅虢”泛指以向對方借路為名行滅亡對方之實的計謀。
  • -----------------
    國語辭典
    假途滅虢jiǎ tú miè guóㄐㄧㄚˇ ㄊㄨˊ ㄇㄧㄝˋ ㄍㄨㄛˊ
    1. 春秋時,晉國向虞國借路,以攻打虢國。滅虢之後,回師途中,亦滅虞國。見《左傳.僖公五年》。後以假途滅虢代指以向對方借路為名,而行滅亡對方之實的計謀。《三國演義.第五六回》:「此乃『假途滅虢』之計也。虛名收川,實取荊州。」

    英語 lit. a short-cut to crush Guo (idiom)​; fig. to connive with sb to damage a third party, then turn on the partner

    德語 Eine Ausrede finden, um die Gegenpartei zu vermichten. (Sprichw)​

    © 漢典

    假途滅虢 成語解釋

    【解釋】假:借;途:道路;虢:春秋時諸侯國,在今山西平陸及河南三門峽一帶。泛指用借路的名義而滅亡這個國家。

    【出處】《左傳·僖公二年》:“晉荀息請以屈產之乘,與垂棘之璧,假道於虞以伐虢。”

    【示例】此乃“~”之計也。虛名收川,實限荊州。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十六回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指用借路的名義而消滅這個國家

    © 漢典

    假途滅虢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假途滅虢

  • 假途滅虢是一個成語,讀音是jiǎ tú miè guó,泛指用借路的名義而滅亡這個國家。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賈殃
      2. 甲劄
      3. 賈國
      4. 贾鵩
      5. 甲蔬
      6. 甲楯
      7. 濟國
      8. 反國
      9. 經濟大國
      10. 殺身報國
      11. 君合國
      12. 羸國
    相關詞語
      1. 假相國
      2. 假告
      3. 假翮
      4. 假虎
      5. 假善人
      6. 假限
      7. 饒假
      8. 暑假
      9. 鬷假
      10. 無假
      11. 做假
      12. 成真弄假
      13. 虢國夫人
      14. 虢滅虞亡
      15. 秦虢
      16. 兩虢
      17. 南虢
      18. 起虢
      19. 東虢
      20. 西虢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