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假節

拼音 jiǎ jié

注音 ㄐㄧㄚˇ ㄐㄧㄝ ˊ

假節 詞語解釋

解釋
1.假以符節,持節。古代使臣出行,持節爲符信,故稱。 2.漢末與魏晉南北朝時,掌地方軍政的官往往加使持節﹑持節或假節的稱號。使持節得誅殺中級以下官吏;持節得殺無官職的人;假節得殺犯軍令者。《後漢書.袁術傳》:"李傕入長安﹐欲結術爲援﹐乃授以左將軍﹐假節﹐封陽翟侯。"《晉書.職官志》:"使持節得殺二千石以下;持節殺無官位人﹐若軍事﹐得與使持節同;假節唯軍事得殺犯軍令者。"《周書.泉企傳》:"孝昌初﹐又加龍驤將軍﹑假節﹑防洛州別將﹐尋除上洛郡守。"至隋唐時,持節﹑假節已有名無實,但仍通稱出任刺史﹑太守爲假節。 3.借用符節。 4.虛僞的節操。
-----------------
國語辭典
假節jiǎ jiéㄐㄧㄚˇ ㄐㄧㄝˊ
  1. 持符節為使臣。《漢書.卷一二.平帝紀》:「遣太僕王惲等八人置副,假節,分行天下,覽觀風俗。」

  2. 借用符節。《戰國策.燕策二》:「臣以所學者觀之,先王之舉錯,有高世之心,故假節 於魏王,而以身得察於燕。」

© 漢典

假節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假節

  • 假節,假(通“借”)以符節,持節。是皇帝將節借給執行臨時任務的臣子使用,用以威懾一方,當這個臣子臨時任務完成後,這個節將會被收回。古代使臣出行,持節爲符信,故稱。《貞觀之治》中的節仗 漢末與魏晉南北朝時,掌地方軍政的官往往加使持節、持節或假節的稱號。使持節得誅殺中級以下官吏;持節得殺無官職的人;假節得殺犯軍令者。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假結
      2. 夾結
      3. 加階
      4. 假藉
      5. 叚借
      6. 夾界
      7. 家誡
      8. 岬角
      9. 甲必丹
      10. 賈商
      11. 賈田
      12. 岬嶱
      13. 賈技
      14. 八十億劫
      15. 嶻嶻
      16. 豪傑
      17. 按詰
      18. 釐睫
      19. 耿潔
    相關詞語
      1. 假續
      2. 假沖
      3. 假合
      4. 假職
      5. 假妝
      6. 假名
      7. 謁假
      8. 古假
      9. 暑假
      10. 渡假
      11. 孝假
      12. 兼假
      13. 節上生枝
      14. 節減
      15. 節遇
      16. 節用裕民
      17. 節短韻長
      18. 節賞
      19. 冰房玉節
      20. 八一建軍節
      21. 絳節
      22. 歸節
      23. 情節
      24. 寸節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