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zì

ㄗˋ

部首 人

部外 8

總筆畫 10

剚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5033

左右结构

321251511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wgkh

ojln

ndjx

25207

拼音 zì

注音 ㄗˋ

部首 人 部外 8總筆劃 10

統一碼 5033筆順 3212515112

倳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倳

zì ㄗˋ

  1. 樹立;建立。
  2. 古同“剚”,插入,刺入。

英語 to stick in, to stab; to erect

© 漢典

倳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倳 zì

〈動〉

(1) 樹立;建立 [set up;establish;found]

倳,立也,凡所立之功也,故青、 徐人言立曰倳也。——《釋名》

(2) 同“剚”。刺入;插入 [stab;stick in the ground]

春日倳耜。——《管子》

(3) 又如:倳耜(將耜插入地中);倳刃(以刀刺入)

(4) 持 [hold]。如:倳戟(持戟。借指軍事)

© 漢典

倳 國語辭典

倳ㄗˋzì
動
  1. 樹立、建立。漢·劉熙《釋名·釋言語》:「事,倳也。倳,立也。」

  2. 插入。《管子·輕重甲》:「則春有以倳耜,夏有以決芸。」《史記·卷八九·張耳陳餘傳》:「然而慈父孝子莫敢倳刃公之腹中者,畏秦法耳。」

© 漢典
【子集中】【人】 倳·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8

倳 《康熙字典》

【子集中】【人】 倳·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8

【廣韻】【集韻】𠀤側吏切,同剚。李奇曰:東方人以物插地中爲倳。【前漢·蒯通傳】通說范陽令徐公曰:慈父孝子,不敢事刃於公之腹者,畏秦法也。【史記·張耳𨻰餘傳】作倳刃。

又立事曰倳。【周禮·天官·大宰】事典以任百官。【註】猶倳也。【音義】猶立也。

© 漢典

倳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sɿ˥˧ 日语读音 SASU SASHIKOMU韩语罗马 SA

客家话 [梅县腔] zii5 [台湾四县腔] cih5 [客英字典] zih5 [海陆腔] cih5粤语 si6 zi3潮州话 sai7

近代音 中古音 照莊母 志韻 去聲 胾小韻 側吏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精母 咍部 ;王力系统:莊母 之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倳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剚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㧘(zi4)
    2. 秄(zi4)
    3. 剚(zi4)
    4. 㢀(zi4)
    5. 恣(zi4)
    6. 牸(zi4)
    7. 胔(zi4)
    8. 㱴(zi4)
    9. 字(zi4)
    10. 㰷(zi4)
    11. 渍(zi4)
    12. 自(zi4)
同部首
    1. 儚
    2. 𠌎
    3. 倿
    4. 𠋚
    5. 𠎉
    6. 伅
    7. 偘
    8. 仱
    9. 𠌹
    10. 倇
    11. 㒃
    12. 伎
同筆畫
    1. 㬵
    2. 瓷
    3. 䍃
    4. 蚊
    5. 脀
    6. 栲
    7. 烇
    8. 𠅚
    9. 脈
    10. 祧
    11. 烉
    12. 㝗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