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shǐ

ㄕˇ

部首 人

部外 6

總筆畫 8

駛 𠉕 𡥐 𡷮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4F7F

左右结构

321251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wgkq|wgkr

ojlk

najo

25206

拼音 shǐ

注音 ㄕˇ

部首 人 部外 6總筆劃 8

統一碼 4F7F筆順 32125134

常 通 標

使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使

shǐ ㄕˇ

  1. 用:~用。~勁。~役。~力。~錢。
  2. 派,差譴:~喚。~命。~女。
  3. 讓,令,叫:迫~。
  4. 假若:假~。即~。
  5. 奉命辦事的人:~者。大~。公~。~館。

英語 cause, send on a mission, order; envoy, messenger, ambassador

德語 lassen, schicken (V)​,veranlassen, bewirken (V)​,Gesandte (S)​,Abgesandte (S)​,Bevollmächtigte (S)​,Bote (S)​,Diener (S)

法語 envoyé,utiliser,employer,faire faire,envoyer

© 漢典

使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使 shǐ

〈動〉

(1) (形聲。從人,吏聲。從人表示人的動作行爲。本義:命令)

(2) 同本義 [order]

使,伶也。——《說文》。按,伶者,令也。

故君使其臣。——《禮記·表記》。注:“謂使之聘問師役之屬也。”

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史記·陳涉世家》

懷王使屈原造爲憲令。——《史記·屈原列傳》

魏王使將軍 晉鄙將十萬衆救 趙。——《史記·魏公子列傳》

(3) 又如:支使(命令人去做事)

(4) 派遣 [send;dispatch]

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 漢· 賈誼《過秦論》

鄭穆公使視客館,則束載,厲兵,秣馬矣。——《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5) 又如:差使(差遣;派遣);使轉(打發去);使遣(差遣);使會(差遣,使喚)

(6) 致使;讓;叫 [let;make;cause]

不以一己之利爲利,而使天下受其利。——清· 黃宗羲《原君》

到那時使吾眼睜睜看汝死,或使汝眼睜睜看我死,吾能之乎?——清· 林覺民《與妻書》

(7) 又如:一場大火,使他一貧如洗;虛心使人進步

(8) 運用;使用 [use;employ]

聯聞,使功不如使過。——《舊唐書·李靖傳》

造父巧於使馬。——《韓詩外傳》

尚賢使能。——《荀子·王制》

(9) 又如:使費(使用錢財);使低嘴(說壞話);使不着(用不着);使民(使用民力);使風(利用風力);使指(使用手指);使官(利用職權);使弊倖(用心計);使賢任能(任用有品德有才能的人);使錢出土

(10) 使喚;役使;支使 [order about;work;use]

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論語·學而》

民之外事,莫難於戰,故輕法不可以使之。——《商君書·外內》

使之雖病也。——《禮記·檀弓》

況於使之者乎。——《荀子·解蔽》。注:“役也。”

人皆得以隸使之,安能屈豪傑之流,扼腕墓道,發其志士之悲哉!——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恣君之所使之。——《戰國策·趙策》

(11) 又如:使伶(供使喚的人);使役(役使,驅使)

(12) 耍弄;玩弄 [play]。如:使棒;使酒(耍酒瘋);使乖(耍小聰明);使壞(出壞主意;耍花招);使作(作弄;擺弄);使道兒(耍手段);使心用幸(用心機);使促狹(玩弄陰險手段);使法(玩弄手法);使乖弄巧(賣弄風騷;耍手腕;耍花招);使刁(玩弄欺詐手法)

(13) 出使 [serve as an envoy abroad]

唐雎使於 秦。——《戰國策·魏策》

臣舍人藺相如可使。——《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使北營,留北關外,爲一卷。——宋·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14) 又如:使人(奉命出使的人)

(15) 放縱,任性 [indulge]

灌夫爲人剛直,使酒。——《漢書·灌夫傳》。注:“因酒而使氣也。”

(16) 又如:使脾氣;使心彆氣(發脾氣);使性(使性氣,使性兒。發脾氣,任性)

(17) 可以,行 [can;may]。如:使的(可以)

(18) 主使 [instigate]

是時以大中丞撫吳者爲 魏之私人, 周公之逮所由使也。—— 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詞性變化

◎ 使 shǐ

〈名〉

(1) 使者 [envoy;messenger]

時漢連伐 胡,數通使相窺視。——《漢書·蘇武傳》

樑使三反,孟嘗君固辭不往也。——《戰國策·齊策》

(2) 又如:專使;使曹(使者);使軺(使者所用的快車);使牙(節度使辦公的衙門);使臣星(使者);使車(使者所乘之車);使傳(經使者傳達的皇帝詔書);使署(使館);使客(使者);使官(使臣);使物(使者和貨物)

(3) 使命 [mission]

時周瑜受使至 番陽, 肅勸 權召 瑜還。——《資治通鑑》

(4) 傭人;奴僕[servant]

那廚役僱的是個鄉下小使。——《儒林外史》

(5) 又如:使下(僕從);使長(奴僕對家主的稱呼);使婢(侍婢;婢女);使喚的(奴僕,僕婢);使人(僕人);使數(隨從,供使喚的人);使頭(僕人的頭兒)

(6) 官名。負責某種政務的官員 [official]。如:節度使;轉運使

(7) 姓

◎ 使 shǐ

<連>

(1) 假如;如果 [if]

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於 秦。—— 清· 劉開《問說》

使舉國之少年而果爲少年也,則吾中國爲未來之國,其進步未可量也。——清· 梁啓超《少年中國說》

(2) 又如:使無先生相助,豈有我之今日?使能發憤圖強,必定前途無量

常用詞組


使絆兒使臣使得使館使喚使節使勁使君使力使令使媽使命使女使錢使徒使性子使眼色使用使者
© 漢典

使 國語辭典

使ㄕˇshǐ
動
  1. 命令、派遣。《左傳·桓公五年》:「夜鄭伯使祭足勞王,且問左右。」《水滸傳·第八五回》:「若得如此,宋江星夜使人回家搬取老父,以絕根本。」

  2. 讓、以致於。《詩經·鄭風·狡童》:「維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唐·杜甫〈蜀相〉詩:「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3. 役用、役使。《論語·學而》:「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晉·范甯〈為豫章臨發上疏〉:「古之使人,歲不過三日;今之勞擾,殆無二日休停。」

  4. 可、行、做。如:「使不得」。《紅樓夢·第九六回》:「若說服裡娶親,當真使不得。」《文明小史·第一六回》:「如要看全,也不過一百多錢,倘若租看,亦使得。」

  5. 用。《文明小史·第一五回》:「至少也得幾百塊錢,少了不夠使的。」

  6. 放縱、放任。如:「使性子」。

  7. 出使。《論語·子路》:「行己有恥,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名
  1. 奉命到外國執行任務或留駐的外交長官。如:「大使」、「公使」。

連
  1. 假設、如果。《論語·泰伯》:「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漢·王充《論衡·祀義》:「使天地有口能食,祭食宜食盡。」

使ㄕˋshì
名
  1. (一)​、

動
  1. 之又音。

© 漢典
【子集中】【人】 使·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6

使 《康熙字典》

【子集中】【人】 使·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6

〔古文〕𡥐𠭆【唐韻】疏士切【集韻】【韻會】爽士切【正韻】師止切,𠀤音史。令也,役也。【豳風】序:說以使民。【禮·曲禮】六十曰耆指使。【註】指事使人也。【管子·樞言篇】天以時使,地以材使,人以德使,鬼神以祥使,禽獸以力使。

又【集韻】疏吏切【正韻】式至切,𠀤音𩢲。遣人聘問曰使。【前漢·韓信傳】發一乗之使,下咫尺之書。

又【鬼谷子抵巇篇】聖人者,天地之使也。【淮南子·天文訓】四時者,天之吏也。日月者,天之使也。

又【諡法】治民克盡嚴篤無私曰使。 本作𠉕。【六書統】从人从事。令人治事也。

© 漢典
【卷八】【人】

使 《说文解字》

【卷八】【人】
『說文解字』

伶也。从人吏聲。疏士切〖注〗𡥐、𡷮,古文。

『說文解字注』

(使)令也。大徐令作伶。誤。令者、發號也。釋詁。使、從也。其引伸之義也。按許書無駛駛字。左傳。吏走問諸朝。本作使走問諸朝。古注。使、速疾之意也。又鬯部𩰢、烈也。讀若迅。葢此二字卽今之駛?字乎。水部沑、水吏也。吏同使。謂水疾。从人。吏聲。疏士切。一部。

© 漢典

使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ʂʅ˨˩˦ 唐代读音 *shriə̌ shriə̀ shriə̌日语读音 TSUKAU TSUKAI韩语罗马 SA SI现代韩语 사越南语 sứ

客家话 [梅县腔] se3 se5 [客语拼音字汇] si3 [客英字典] sii3 [东莞腔] su3 [海陆腔] sii3 sii6 [台湾四县腔] sii3 sii5 [沙头角腔] su3 [陆丰腔] sii3 [宝安腔] su3粤语 sai2 si2 si3潮州话 sai2 sai3

近代音 審母 支思韻 上聲 史小空;審母 支思韻 去聲 是小空;中古音 審生母 止韻 上聲 史小韻 踈士切 三等 開口;審生母 志韻 去聲 駛小韻 踈吏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心母 咍部 ;心母 咍部 ;王力系统:山母 之部 ;山母 之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徽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使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吏」 甲68合5557「事」 𦅫鎛春秋中期集成271「使」 上(1).䊷.12「使」 說文‧人部「使」 睡.雜42「使」
「使」 中山王昔鼎戰國晚期集成2840
「使」 十三年壺戰國晚期集成9693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駛
𠉕
𡥐
𡷮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笶(shi3)
    2. 𠓡(shi3)
    3. 䦠(shi3)
    4. 兘(shi3)
    5. 㹷(shi3)
    6. 屎(shi3)
    7. 㶴(shi3)
    8. 驶(shi3)
    9. 豕(shi3)
    10. 䂠(shi3)
    11. 鉂(shi3)
    12. 𠃭(shi3)
同部首
    1. 𠉱
    2. 㒩
    3. 僺
    4. 㑤
    5. 𠐝
    6. 侩
    7. 㑂
    8. 𠏊
    9. 𠊶
    10. 𠌴
    11. 佛
    12. 𠐠
同筆畫
    1. 昇
    2. 矽
    3. 帒
    4. 岞
    5. 㸝
    6. 忿
    7. 妺
    8. 㹤
    9. 㣎
    10. 㞻
    11. 旹
    12. 沫
小學古詩詞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宋·杨万里 《舟过安仁》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先秦·《孟子·告子》 《学弈》
初中古詩詞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列子》《杞人忧天》
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吕氏春秋》《穿井得一人》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唐·崔颢 《黄鹤楼》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汉·司马迁 史记. 绛侯周勃世家《周亚夫军细柳》
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汉·司马迁 史记. 绛侯周勃世家《周亚夫军细柳》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先秦·礼记 《大道之行也》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