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yǎng

ㄧㄤˇ

部首 人

部外 5

總筆畫 7

仰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4F52

左右結構

32251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wmdy

olbk

nlgd

25280

拼音 yǎng

注音 ㄧㄤˇ

部首 人 部外 5總筆劃 7

基本區 4F52筆順 3225134

佒 基本解釋

● 佒

yǎng ㄧㄤˇ


  1. 形容駝背。
  2. 同「仰」。
【漢典】

佒 國語辭典

佒ㄧㄤyāng
形
  1. 身體不能伸展的樣子。《玉篇·人部》:「佒,體不伸也。」

  2. 參見「偃佒 」條。

【漢典】
【子集中】【人】 佒·康熙筆画:7 ·部外筆画:5

佒 《康熙字典》

【子集中】【人】 佒·康熙筆画:7 ·部外筆画:5

【廣韻】一良切【集韻】於郞切,𠀤音鴦。體不伸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倚兩切,央上聲。義同。◎按佒,《廣韻》編入,《唐韻》註:烏郞、一良二切,《玉篇》同,上、去二聲不收佒。《正韻·養韻》收佒,平、去二聲不收佒。《字彙》有去闕平上,《正字通》有上闕平去,𠀤非。

【漢典】
【卷八】【人】

↳仰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佒」字頭,请參考「仰」字:)
【卷八】【人】
《說文解字》

舉也。从人从卬。魚兩切

《說文解字注》

(仰)舉也。與卬音同義近。古卬仰多互用。从人卬。此舉會意包形聲。魚㒳切。十部。

【漢典】

佒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jɑŋ˨˩˦ 日语读音 AOGU AOMUKE TANOSHIMU韩语罗马 ANG

客家话 [客语拼音字汇] yong1 [宝安腔] jong1粤语 joeng2 joeng5

近代音 中古音 影母 唐韻 平聲 鴦小韻 烏郎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影母 唐部 ;王力系统:影母 陽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佒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仰」。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仰」 說文‧人部「佒」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仰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卬(yang3)
    2. 䒋(yang3)
    3. 㔦(yang3)
    4. 傟(yang3)
    5. 养(yang3)
    6. 駚(yang3)
    7. 仰(yang3)
    8. 飬(yang3)
    9. 懩(yang3)
    10. 氧(yang3)
    11. 䬬(yang3)
    12. 䑆(yang3)
同部首
    1. 𠌠
    2. 𠎉
    3. 𠋗
    4. 𠉝
    5. 𠊣
    6. 伾
    7. 倢
    8. 𠉄
    9. 儋
    10. 㑡
    11. 傩
    12. 佊
同筆畫
    1. 劰
    2. 囨
    3. 呛
    4. 斈
    5. 芰
    6. 㝑
    7. 抡
    8. 㫕
    9. 坊
    10. 見
    11. 灸
    12. 忯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