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bǐ

ㄅㄧˇ

部首 人

部外 5

總筆畫 7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4F4A

左右結構

325325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whcy|wby

odhe

nxi

24247

拼音 bǐ

注音 ㄅㄧˇ

部首 人 部外 5總筆劃 7

基本區 4F4A筆順 3253254

佊 基本解釋

● 佊

bǐ ㄅㄧˇ


  1. 邪,不正。
  2. 同「彼」。
【漢典】

佊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佊 bǐ

形

邪,不正 [evil]

今人呼邪人爲佊子,俗誤書痞。——章炳麟《新方言·釋言》

【漢典】

佊 國語辭典

佊ㄅㄧˇbǐ
形
  1. 邪惡的。民國·章太炎《新方言·釋言》:「今人呼邪人為佊人,俗誤書痞。」

【漢典】
【子集中】【人】 佊·康熙筆画:7 ·部外筆画:5

佊 《康熙字典》

【子集中】【人】 佊·康熙筆画:7 ·部外筆画:5

【廣韻】甫委切【集韻】【韻會】補靡切【正韻】補委切,𠀤音彼。【埤蒼】邪也。

又【正韻】兵媚切,音祕。義同。

【漢典】

佊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pi˨˩˦ 韩语罗马 PHI越南语 bè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佊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佊」 包2.163「佊」
楚系簡帛 隸書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䃾(bi3)
    2. 匕(bi3)
    3. 崥(bi3)
    4. 毞(bi3)
    5. 粃(bi3)
    6. 笔(bi3)
    7. 䘡(bi3)
    8. 比(bi3)
    9. 䠋(bi3)
    10. 吡(bi3)
    11. 㪏(bi3)
    12. 秕(bi3)
同部首
    1. 僺
    2. 𠍞
    3. 側
    4. 𠏻
    5. 僒
    6. 估
    7. 𠋽
    8. 僭
    9. 何
    10. 𠊜
    11. 𠈼
    12. 𠑘
同筆畫
    1. 苎
    2. 乲
    3. 昅
    4. 皂
    5. 帏
    6. 𠇡
    7. 折
    8. 芮
    9. 邳
    10. 𠇮
    11. 却
    12. 龟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