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zhù

ㄓㄨˋ

部首 人

部外 5

總筆畫 7

簡體 伫

伫 宁 竚 𡀐 𥩟 𥩽 㑏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4F47

左右结构

324451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wpsh

ojmn

nwai

23221

拼音 zhù

注音 ㄓㄨˋ

部首 人 部外 5總筆劃 7

統一碼 4F47筆順 3244512

通

佇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佇

(佇)

zhù ㄓㄨˋ

  1. 久立。如:“佇立”。《楚辭·離騷》:“結幽蘭而延佇。”唐•駱賓王《與博昌父老書》:“佇中衢而空軫,巾下澤而莫因。”
  2. 等待。唐·杜甫《壯遊》:“羣凶逆未定,側佇英俊翔。”
  3. 積聚。《文選·孫綽〈遊天台山賦〉》:“惠風佇芳於陽林。”

英語 wait; look towards; turn one's back on

德語 warten

© 漢典

佇 國語辭典

佇ㄓㄨˋzhù
動
  1. 久立。如:「佇立」。《楚辭·屈原·離騷》:「結幽蘭而延佇。」唐·駱賓王〈與博昌父老書〉:「佇中衢而空軫,巾下澤而莫因。」

  2. 等待、盼望。唐·杜甫〈壯遊〉詩:「群凶逆未定,側佇英俊翔。」

  3. 累積、聚集。《文選·孫綽·遊天台山賦》:「惠風佇芳於陽林。」

© 漢典
【子集中】【人】 佇·康熙筆画:7 ·部外筆画:5

佇 《康熙字典》

【子集中】【人】 佇·康熙筆画:7 ·部外筆画:5

【唐韻】直呂切【集韻】【韻會】丈呂切,𠀤音宁。【爾雅·釋詁】佇,久也。【說文】佇,久立也。【詩·邶風】瞻望弗及,佇立以泣。【屈原·離騷】結幽蘭以延佇。

© 漢典
【卷八】【人】

佇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佇”字頭,請參考“佇”字:)
【卷八】【人】
『說文解字』

久立也。从人从宁。直呂切

© 漢典

佇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ʂu˥˧ 唐代读音 djhiǔ日语读音 TATAZUMU韩语罗马 CE现代韩语 저

客家话 [梅县腔] du3 [宝安腔] du3 [客英字典] du3 [客语拼音字汇] cu1 du4 [海陆腔] du5 du3 [台湾四县腔] du5 du3粤语 cyu5潮州话 多优2(貯)

近代音 中古音 澄母 語韻 上聲 佇小韻 直吕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定母 模部 ;王力系统:定母 魚部 ;

闽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佇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佇」 說文‧人部「佇」「伫」 「佇」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伫
宁
竚
𡀐
𥩟
𥩽
㑏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簗(zhu4)
    2. 翥(zhu4)
    3. 㿾(zhu4)
    4. 鋳(zhu4)
    5. 伫(zhu4)
    6. 箸(zhu4)
    7. 墸(zhu4)
    8. 馵(zhu4)
    9. 㾻(zhu4)
    10. 駐(zhu4)
    11. 贮(zhu4)
    12. 䪒(zhu4)
同部首
    1. 偩
    2. 𠉎
    3. 傯
    4. 𠌫
    5. 侘
    6. 休
    7. 傁
    8. 𠊫
    9. 𠆸
    10. 𠍛
    11. 𠑟
    12. 伝
同筆畫
    1. 走
    2. 㐘
    3. 疔
    4. 别
    5. 坂
    6. 灷
    7. 䒥
    8. 匣
    9. 良
    10. 庇
    11. 対
    12. 㝴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