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fá

ㄈㄚˊ

部首 人

部外 4

總筆畫 6

傠 瞂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4F10

左右结构

3215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wat|way

oi

nhm

23250

拼音 fá

注音 ㄈㄚˊ

部首 人 部外 4總筆劃 6

統一碼 4F10筆順 321534

常 通 標

伐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伐

fá ㄈㄚˊ

  1. 砍:~樹。砍~。
  2. 征討:討~。~罪(征討有罪的人)。口誅筆~。
  3. 自誇:~善(誇自己的好處)。~智。不矜不~。

英語 cut down, subjugate, attack

德語 fällen, abholzen, umhauen (V)

法語 couper,abattre,attaquer

© 漢典

伐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伐 fá

〈動〉

(1) (會意。從人,從戈。甲骨文字形,像用戈砍人的頭。本義:砍殺)

(2) 同本義 [kill]

伐,擊也。——《說文》

伐,殺也。——《廣雅》

爲酒醴,伐豚羔,舞長袖。——宋· 蘇轍《太白山祈雨詞》

(3) 又如:伐祭(砍頭祭天);伐殺(殺戮)

(4) 砍伐 [hack;fell;cut down]

伐竹取道。——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坎坎伐檀兮。——《詩·魏風·伐檀》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唐· 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伐薪燒炭南山中。 ——白居易《賣炭翁》

(5) 又如:伐取(砍伐取得);伐炭(伐木燒炭);伐薪(砍柴)

(6) 討伐,進攻 [send armed forces to suppress;attack]

齊師伐我。——《左傳·莊公十年》

凡師有鐘鼓曰伐,無曰侵。——《左傳·莊公二十九年》

其後秦伐 趙。——《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季氏將伐 顓臾。——《論語·季氏》

(7) 又如:口誅筆伐;伐叛(討伐叛逆);伐罪弔民(討伐有罪的君主,撫慰受難的百姓)

(8) 自吹自擂,誇耀自己 [brag about]

願無伐善,無施勞。——《論語·公冶長》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不伐己功,不矜己能。——《史記·淮陰侯列傳》

(9) 又如:伐智(誇耀自己的才智);伐善(誇耀自己的長處);伐功矜能(吹噓自己的功勞和才能);伐德(自誇其德)

(10) 敗壞,損傷 [damage]

重被猛術。國本必伐。——宋· 秦觀《治勢下》

(11) 又如:伐性(危害身心);伐命(殘害性命);伐生(殘害生命)

(12) 打破、挫敗 [defeat;frustrate;baffle]

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再次伐兵。——《孫子·謀攻》

(13) 敲擊 [knock]

徵人伐鼓。——《詩·小雅·采芑》

(14) 又如:伐鼓(敲鼓);伐梆(敲打梆子)

(15) 引申爲開鑿 [dig]

乃伐山石,刻之日月。——唐· 韓愈《汴州東西水門記》

(16) 批評,責備 [criticize;blame]

伐孔子之說,何逆於禮。—— 王充《論衡·問孔》

(17) 又如:口誅筆伐

詞性變化

◎ 伐 fá

〈名〉

(1) 通“閥”。功勞,功業 [merit]

晉侯使 卻至獻 楚捷於 周,與 單襄公語,驟稱其伐。——《左傳·成公十六年》。 杜預注:伐,功也。

千秋無他材能術學,又無伐閱功勞。——《漢書·車千秋傳》

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史記·項羽本紀》

北救趙而西卻 秦,此五霸之伐也。——《史記·魏公子列傳》

(2) 如:伐閱(功績和資歷)

(3) 畎上高土 [ridge soil]

匠人爲溝洫,耜廣五寸,二耜爲耦,一耦之伐,廣尺深尺,謂之畎。——《周禮》

常用詞組


伐柯伐木伐檀伐罪
© 漢典

伐 國語辭典

伐ㄈㄚfā
動
  1. 砍。如:「伐木」、「砍伐」。《左傳·僖公二十八年》:「遂伐其木,以益其兵。」

  2. 征討、攻打。《左傳·莊公十年》:「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

  3. 自誇。《論語·公冶長》:「願無伐善,無施勞。」《淮南子·脩務》:「事成而身弗伐,功立而名弗有。」

  4. 割除。《聊齋志異·卷一·嬌娜》:「然症雖危,可治,但膚塊已凝,非伐皮削肉不可。」

名
  1. 功績、功勞。《左傳·莊公二十八年》:「則可以威民而懼戎,且旌君伐。」《資治通鑑·卷九七·晉紀十九·穆帝永和元年》:「今戎事方興,勛伐既多,官未可滅。」

  2. 媒人。《儒林外史·第六回》:「周親家家,就是靜齋先生執柯作伐。」

伐ㄈㄚˊ​fá
  1. (一)​之又音。

© 漢典
【子集中】【人】 伐·康熙筆画:6 ·部外筆画:4

伐 《康熙字典》

【子集中】【人】 伐·康熙筆画:6 ·部外筆画:4

【唐韻】【集韻】【類篇】【韻會】𠀤房越切,音罰。征伐。【詩·小雅】薄伐玁狁。【周禮·夏官】大司馬以九伐之灋正邦國。【左傳·莊二十九年】凡師有鐘鼓曰伐,無曰侵。

又【小爾雅】伐,美也。

又伐閱,與閥閱同。【史記·功臣侯表】古者人臣功有五等,明其功曰伐,積日曰閱。【左傳·莊二十八年】且旌君伐。【註】伐,功也。

又自稱其功曰伐。【老子·道德經】不自伐,故有功。

又斫木也。【詩·周南】伐其條枚。

又考擊鐘鼓也。【禮·郊特牲】孔子曰:二日伐鼓何居。

又攻殺擊刺也。【書·牧誓】不愆于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齊焉。【註】少不下四五,多不過六七而齊,所以戒其貪殺也。

又兵器。【詩·秦風】蒙伐有苑。【註】蒙,雜文。伐,干也。亦作瞂。

又星名。【周禮·冬官考工記】熊旗六斿。以象伐也。【註】熊虎爲旗,師都之所建,伐屬白虎宿,與參連體而六星。

又與垡同。【周禮·冬官考工記】一耦之伐。【疏】畎上高土謂之伐。

又叶許竭切,音歇。【詩·商頌】韋顧旣伐。叶上截下桀。

又叶扶廢切,音吠。【徐幹·西征賦】奉明辟之渥德,與游軫而西伐。過京邑以釋駕,觀帝居之舊制。 伐字从人从戈,戍字亦从人从戈。【留靑日札】人坐臥則爲戍守,人立行則爲征伐。

© 漢典
【卷八】【人】

伐 《说文解字》

【卷八】【人】
『說文解字』

擊也。从人持戈。一曰敗也。房越切

『說文解字注』

(伐)擊也。詩勿翦勿伐傳、鉦人伐𡔷傳皆曰。伐、擊也。禮記郊特牲。二日伐𡔷何居。鄭曰。伐猶擊也。尙書。不愆于四伐五伐。鄭曰。一擊一刺曰伐。詩是伐是肆箋云。伐謂擊刺之。按此伐之本義也。引伸之乃爲征伐。周禮九伐注云。諸侯之於國。如樹木之有根。是以言伐云从人持戈。戈爲句兵。亦曰𣪠兵。左傳擊之以戈是也。戍者、守也。故从人在戈下。入戈部。伐者、外擊也。故从人杖戈。入人部。房越切。十五部。一曰敗也。此謂引伸之義。伐敗㬪韵。左傳。凡師有鐘𡔷曰伐。穀梁傳。斬樹木、壞宫室曰伐。攴部曰。敗者、毀也。公羊傳曰。春秋伐者爲客。伐者爲主。何云。伐人者爲客。讀伐、長言之。見伐者爲主。讀伐短言之。皆齊人語也。按今人讀房越切。此短言也。劉昌宗周禮大司馬、大行人、輈人皆房廢切。此長言也。劉係北音。周?、沈約韵書皆用南音。去入多強爲分別。而不合於古矣。伐人者有功。故左傳諸侯言時記功。大夫稱伐。史記明其等曰伐。積日曰閱。又引伸之自功曰伐。亦斫也。大徐無此三字爲長。

© 漢典

伐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fɑ˧˥ 唐代读音 *bhiæt bhiæt日语读音 KIRU UTSU HOKORU韩语罗马 PEL现代韩语 벌越南语 phạt

客家话 [梅县腔] fat8 [陆丰腔] fat8 [客英字典] fat8 [宝安腔] fat8 [海陆腔] fat8 [客语拼音字汇] fad6 [台湾四县腔] fat8 [东莞腔] fat8粤语 fat6

近代音 非母 家麻韻 入聲作平聲 乏小空;中古音 奉母 月韻 入聲 伐小韻 房越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並母 曷部 ;王力系统:並母 月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伐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伐」 前7.15.4合6540「伐」 大保簋西周早期集成4140「代」 信1.06「伐」 說文‧人部「伐」 睡.日乙128「伐」
「伐」 佚328合6363「伐」 冉鉦鋮戰國早期集成428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傠
瞂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墢(fa2)
    2. 罚(fa2)
    3. 笩(fa2)
    4. 浌(fa2)
    5. 藅(fa2)
    6. 䇅(fa2)
    7. 䣹(fa2)
    8. 茷(fa2)
    9. 阀(fa2)
    10. 罰(fa2)
    11. 姂(fa2)
    12. 乏(fa2)
同部首
    1. 𠏊
    2. 俳
    3. 僴
    4. 僳
    5. 你
    6. 僵
    7. 𠆾
    8. 𠐍
    9. 𠉘
    10. 㑁
    11. 㒞
    12. 𠏽
同筆畫
    1. 祁
    2. 臣
    3. 㕧
    4. 纣
    5. 㐂
    6. 䏍
    7. 刑
    8. 孙
    9. 芅
    10. 伀
    11. 伨
    12. 忛
初中古詩詞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唐·柳宗元 《小石潭记》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唐·白居易 《卖炭翁》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
先秦·左丘明 《曹刿论战》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