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人棄我取

拼音 rén qì wǒ qǔ

注音 ㄖㄣˊ ㄑㄧˋ ㄨㄛˇ ㄑㄩˇ

人棄我取 詞語解釋

解釋

◎ 人棄我取 rénqì-wǒqǔ

[I will take whatever others don’t want] 本指商人廉價收購滯銷物品,待機出售,以牟取暴利。後來多用指興趣或見解等不同於他人

而白圭樂觀時變,故人棄我取,人取我與。——《史記·貨殖列傳》

-----------------
國語辭典
人棄我取rén qì wǒ qǔㄖㄣˊ ㄑㄧˋ ㄨㄛˇ ㄑㄩˇ
  1. 別人捨棄的,我去取來。語出《史記.卷一二九.貨殖傳》:「白圭樂觀時變,故人棄我取,人取我與。」比喻見解高超,異於常人,能取別人所不要的,作為他日的需用。《鏡花緣.第四五回》:「他如滿部鬍鬚,抑或絡腮,我倒喜的。少年男妖道:『這卻為何?』二妖道:『這叫作人棄我取。』」

© 漢典

人棄我取 成語解釋

【解釋】別人拋棄的東西我拾起來。原指商人廉價收買滯銷物品,待漲價賣出以獲取厚利,後用來表示不跟別人爭,仍然有好處。

【出處】《史記·貨殖列傳》:“當魏文侯時,李克務盡地力,而白圭樂觀時變,故人棄我取,人取我與。”

【語法】聯合式;作賓語、分句;含褒義

© 漢典

人棄我取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人棄我取

  • 人棄我取,戰國初,魏文候任用李悝爲相國,厲行改革,加強統治。他實行保護農民利益和發展農業的“平糴”法。所謂“平糴”,就是國家在豐收年份用平價買進糧食,到荒年時以平價賣出,使糧價保持穩定。這樣,就促進了封建政治和經濟的發展,使魏國成爲戰國初期的強國之一。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仁愛之家
      2. 仁柔
      3. 仁烏
      4. 仁彊
      5. 仁波切
      6. 仁化
      7. 三洲曲
      8. 大風曲
      9. 足曲
      10. 懊憹曲
      11. 終曲
      12. 喪娶
    相關詞語
      1. 人市
      2. 人力回天
      3. 人味兒
      4. 人面逐高低
      5. 人熊
      6. 人奴產子
      7. 要約人
      8. 庖人
      9. 禪人
      10. 受款人
      11. 傳人
      12. 藏之名山,傳之其人
      13. 取途
      14. 取履
      15. 取火
      16. 取詘
      17. 取別
      18. 取容
      19. 曲取
      20. 撮取
      21. 俯拾仰取
      22. 拾取
      23. 備取
      24. 管取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