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京劇

拼音 jīng jù

注音 ㄐㄧㄥ ㄐㄩˋ

京劇 詞語解釋

解釋

◎ 京劇 jīngjù

[Beijing opera] 我國主要劇種之一,由清代中葉的徽調、漢調相繼傳入北京合流演變合成。腔調以西皮、二黃爲主,用胡琴和鑼鼓等伴奏,後流行於全國

-----------------
國語辭典
京劇jīng jù ㄐㄧㄥ ㄐㄩˋ
  1. 流行於北平的劇種。參見「國劇」條。

英語 Beijing opera, CL:場|场[chang3],出[chu1]

德語 Beijing-Oper (S)​, Peking-Oper (S)​, Pekingoper

法語 opéra de Pékin

© 漢典

京劇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京劇 (中國戲劇藝術(國粹的典型代表))

  • 京劇,曾稱平劇,中國五大戲曲劇種[1]之一,場景佈置注重寫意,腔調以西皮、二黃爲主,用胡琴和鑼鼓等伴奏,被視爲中國國粹,中國戲曲三鼎甲“榜首”。
  • 徽劇是京劇的前身。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慶、四喜、春臺、和春, 四大徽班陸續進入北京,他們與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同時又接受了崑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間曲調,通過不斷的交流、融合,最終形成京劇。京劇形成後在清朝宮廷內開始快速發展,直至民國得到空前的繁榮。
  • 京劇走遍世界各地,分佈地以北京爲中心,遍及中國,成爲介紹、傳播中國傳統藝術文化的重要媒介。在2010年11月16日,京劇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2018年12月,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佈瀋陽師範大學、中國戲曲學院、南開大學爲京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驚懅
      2. 靑句
      3. 驚懼
      4. 兢懼
      5. 靑炬
      6. 驚遽
      7. 驚懼
      8. 敬懼
      9. 淨居
      10. 警局
      11. 靜局
      12. 兢懼
      13. 靑苔篇
      14. 精神缺陷
      15. 驚群動眾
      16. 經濟林
      17. 靑味
      18. 鯨音
      19. 鳳炬
      20. 討據
      21. 吃具
      22. 酬據
      23. 貧窶
      24. 垛句
    相關詞語
      1. 京棗
      2. 京腔
      3. 京曹
      4. 京丘
      5. 京華
      6. 京都十景
      7. 天京
      8. 白玉京
      9. 遺京
      10. 附京
      11. 許京
      12. 四京
      13. 劇聖
      14. 劇繁
      15. 劇憲
      16. 劇通科
      17. 劇賊
      18. 劇權
      19. 荒謬劇
      20. 影調劇
      21. 邊劇
      22. 奇蹟劇
      23. 地方劇
      24. 紛劇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