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jǐng

ㄐㄧㄥˇ

部首 二

部外 2

總筆畫 4

丼 宑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4E95

單一結構

113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fjk

tt

bdnd

55000

拼音 jǐng

注音 ㄐㄧㄥˇ

部首 二 部外 2總筆劃 4

基本區 4E95筆順 1132

常 通 標

井 基本解釋

● 井

jǐng ㄐㄧㄥˇ


  1. 人工挖成的能取出水的深洞。水~。臨渴掘~。
  2. 形狀像井的:天~。油~。
  3. 整齊,有秩序:~然。~~有條。
  4.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5. 姓。

英語 well, mine shaft, pit

德語 Brunnen (S)​,warnen (V)​,wohl (Adj)

法語 puits,rangé régulièrement,(nom de famille)​

【漢典】

井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井 jǐng

〈名〉

(1) (象形。金文字形,外象井口,中間一點表示井裏有水。本義:水井)

(2) 同本義 [well]

改邑不改井。——《易·井》

井道。——《易·雜卦》傳

宿息井樹。——《周禮·野廬氏》。注:“井,共飲食。”

爲其井匽。——《周禮·官人》

坐井觀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韓愈《原道》

又如:井池(井口旁儲水的小池);井魚(井中的魚。比喻見識短淺);井養(井水源源不斷,供人飲用。比喻領受別人的好處、恩惠);井華(清早初汲的井水);井榦(井上木欄干)

(3) 形似水井的坑穴 [sth. in the shape of a well]。

如:井竈(四川、雲南等地煎制井鹽的工場);井槨(即槨。因其形方中空似井,故稱);井場(鑽井採油的工作場地)

(4) 井田 [square-fields]

六裏而井,井九百畝,其中爲公田,八家皆私百畝,同養公田。——《孟子·滕文公下》

又如:井稅(古代田稅的一種);井地(即井田);井裏制(即井田制);井邑田(即井田);井徑(田間小路)

(5) 相傳古制八家爲井。引申爲人口聚居地;鄉里;家宅 [hometown]

背井離鄉,臥雪眠霜。——馬致遠《漢宮秋》

又如:井裏(邑里,鄉里);井廬(古代井田制,八家共一井,因用以指井田和房舍);井曲(里巷;里弄);井屋(農舍,村落)

(6) 污水池 [cesspool]。 如: 井匽(排除污水穢物的水池和水溝)

(7) 比喻法度;條理 [law and institutions]

井,法也。節也。言法制居人,令節其飲食,無窮竭也。——《風俗通》

井,共德之地也。——《易·繫辭》

井井兮其有理也。——《荀子·儒效》

又如:井井(形容整齊,有條理);井井有方(形容有條理、有辦法);井井有法(有條理、有法度);井井有緒(井井有序。有條理,有秩序)

(8) 井宿 [constellation’s name]。

如:井木犴(星宿名;二十八宿中的井宿,傳說是一種像野狗的猛獸);井宿(星宿名。二十八宿中朱鳥七宿的第一宿。也稱“東井”、“鶉首”。有星八顆,屬雙子座);井冠(井宿。因其位於朱雀七宿之首,故稱);井星(即井宿);井絡(井宿區域;井宿的分野)

(9) 市街 [street]

處商必就市井。——《管子·小筐》

因井爲市,故言市井。——《白虎通》

又如:井邑(市井與鄉里);井市(做買賣的市街。古代因井爲市,故稱);井陌(街道);井閭(裏井裏巷)

詞性變化


◎ 井 jǐng

〈動〉

(1) 汲水於井 [draw water from a well]

織紡井臼。(井,用如動詞;汲井水。)——清· 周容《芋老人傳》

(2) 劃定井田 [divide square-fields]

井衍沃。(在肥地上劃定井田。)——《左傳》

◎ 井 jǐng

〈形〉

形容整齊 [orderly;neat]。

如:秩序井然;井徑(整齊的小路);井井有條

常用詞組


井底之蛙井岡山井灌井架井井有條井孔井口井噴井然井然有序井繩井田制井蛙井位井斜井鹽井中求火
【漢典】

井 國語辭典

井ㄐㄧㄥˇjǐng
名
  1. 為汲水而挖掘的深洞。如:「水井」、「枯井」。《孟子·公孫丑上》:「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

  2. 像井的坑洞。如:「鹽井」、「油井」。

  3. 人口聚居的地方。如:「市井」。《史記·卷七七·魏公子傳》:「臣迺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親數從之。」唐·陳子昂〈謝賜冬衣表〉:「三軍協慶,萬井相歡。」

  4. 家鄉。如:「鄉井」、「離鄉背井」。

  5. 周代田制以百畝為一井。參見「井田 」條。

  6. 《易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巽(☴)​下坎(☵)​上。表示君子修德,終始無變之象。

  7. 姓。如明代有井源。

形
  1. 整齊的樣子。如:「井井有條」。

【漢典】
【子集上】【二】 井·康熙筆画:4 ·部外筆画:2

井 《康熙字典》

【子集上】【二】 井·康熙筆画:4 ·部外筆画:2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子郢切,精上聲。穴地出水曰井。【釋名】井,淸也。【廣雅】深也。易有井卦。【世本】伯益作井。【汲冡周書】黃帝作井。【孟子】掘井九仞,而不及泉。

又【廣韻】田九百畝曰井,象九區之形。【孟子】方里而井,井九百畝。

又市井。【玉篇】穿地取水,伯益造之,因井爲市也。【師古曰】市,交易之處,井,共汲之所,因井成市,故名。

又南方宿名。【史記·天官書】南宮朱鳥東井爲水事。【註】東井八星,主水衡也。

又井井,經畫端整貌。【荀子·儒效篇】井井兮其有條理也。

又往來連屬貌。【易·井卦】往來井井。

又姓。漢有井丹。

又藻井。【風俗通】堂殿上作藻井,以象東井,藻以厭火。

又綺井。【左思·魏都賦】綺井列疏以懸蒂。【註】屋板爲井形,飾以丹靑,如綺也。

又古文井與𠛬通用。【左傳】有井伯,卽郉伯。 【說文】本作丼。

【漢典】
【卷五】【丼】

丼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井”字頭,请參考“丼”字:)
【卷五】【丼】
『說文解字』

八家一丼,象構韓形。•,𦉥之象也。古者伯益初作井。凡井之屬皆从井。子郢切

『說文解字注』

(丼)八家爲一丼, 榖梁傳曰:古者公田爲居,井竈葱韭𧗊取焉。風俗通曰:古者二十畝爲一井,因爲市交易,故稱市井。皆謂八家𠔏一井也。孟子曰:方里而井,井九百畝,其中爲公田。此古井田之制,因象井𩏑而命之也。 象構𩏑形。 謂并也。𩏑,井上木䦨也,其形四角或八角,又謂之銀牀。 ·,𦉥象也。 缶部曰:𦉥,汲缾也。丼,子郢切。十一部。 古者伯益初作井。 出世本。 凡丼之屬皆从丼。

【漢典】

井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ɕiŋ˨˩˦ 唐代读音 *tsiɛ̌ng tsiɛ̌ng日语读音 I IDO韩语罗马 CENG现代韩语 정越南语 tỉnh

客家话 [海陆腔] ziang3 [陆丰腔] ziang3 [沙头角腔] ziang3 [宝安腔] ziang3 [梅县腔] ziang3 [客语拼音字汇] jiang3 [客英字典] ziang3 [东莞腔] ziang3 [台湾四县腔] ziang3粤语 zeng2 zing2潮州话 zên2 (chéⁿ)

近代音 精母 庚青韻 上聲 井小空;中古音 上古音 黄侃系统:精母 青部 ;王力系统:精母 耕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井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井」 乙3330反合17494反「井」 邐方鼎商代晚期集成2709「井」 九.56.47「井」 說文‧井部「井」 睡.日甲49「井」
「井」 粹1163合33044「井」 作周公簋西周早期集成4241
「井」 麥方鼎西周早期集成2706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丼
宑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儆(jing3)
    2. 剄(jing3)
    3. 䜘(jing3)
    4. 殌(jing3)
    5. 汫(jing3)
    6. 㘫(jing3)
    7. 璥(jing3)
    8. 蟼(jing3)
    9. 肼(jing3)
    10. 璄(jing3)
    11. 憼(jing3)
    12. 幜(jing3)
同部首
    1. 𠄬
    2. 㐩
    3. 亜
    4. 𠅀
    5. 𠄹
    6. 𠄱
    7. 𠄻
    8. 𠄠
    9. 𠄡
    10. 互
    11. 𠄟
    12. 亘
同筆畫
    1. 曰
    2. 忆
    3. 什
    4. 历
    5. 㸦
    6. 𠙷
    7. 侀
    8. 𠃛
    9. 𠓞
    10. 乏
    11. 片
    12. 歹
初中古詩詞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吕氏春秋》《穿井得一人》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吕氏春秋》《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吕氏春秋》《穿井得一人》
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吕氏春秋》《穿井得一人》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汉·佚名 《十五从军征》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