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五色旗

拼音 wǔ sè qí

注音 ㄨˇ ㄙㄜˋ ㄑㄧˊ

五色旗 詞語解釋

解釋
  • 一九一一年至一九二七年中華民國的國旗,由紅、黃、藍、白、黑五色橫列組成,表示漢、滿、蒙、回、藏五族共和。
  • 因民國初年由北洋軍閥控制政權,故亦用以代指北洋軍閥的統治,或借指北洋軍閥。
  • © 漢典

    五色旗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五色旗

  • 中華民國國旗-五色旗,啓用於1912年1月10日,是中華民國第一面法定國旗。五色旗又稱五族共和旗,是中華民國建國之初北洋政府時期使用的國旗,旗面按順序爲紅、黃、藍、白、黑的五色橫條,比例爲5:8。紅、黃、藍、白、黑五色分別表示漢族、滿族、蒙古族、回族、藏族,所選用的五色爲五個民族傳統上所喜愛的顏色,象徵着這五族共和。而此五色也是五行學說代表五方的顏色;也有說法,五色旗取自鳳凰五色,同時也代表仁、義、禮、智、信五德;還有人認爲,其與傳統五行概念對應的5種色彩還涵蓋了方位上的東西南北中。1928年12月29日國民政府北伐後完全被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取代。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五色气
      2. 五色氣
      3. 武廟
      4. 午宴
      5. 舞林高手
      6. 舞扇
      7. 碔砆
      8. 廡金
      9. 方面兼圻
      10. 差歧
      11. 醴齐
      12. 豐頎
      13. 悔棋
      14. 馬蜞
    相關詞語
      1. 五罚
      2. 五幸
      3. 五色鱼
      4. 五零二落
      5. 五音六律
      6. 五秉
      7. 二不挂五
      8. 攒三聚五
      9. 过破五
      10. 王老五
      11. 連三接五
      12. 捱三顶五
      13. 旗隊
      14. 旗扁银两
      15. 旗脚
      16. 旗杖
      17. 旗官
      18. 旗旗
      19. 鬪旗
      20. 膩旗
      21. 军旗
      22. 帥字旗
      23. 戍旗
      24. 党旗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