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五族共和

拼音 wǔ zú gòng hé

注音 ㄨˇ ㄗㄨˊ ㄍㄨㄥˋ ㄏㄜˊ

五族共和 詞語解釋

國語辭典
五族共和wǔ zú gòng héㄨˇ ㄗㄨˊ ㄍㄨㄥˋ ㄏㄜˊ
  1. 清末革命時,革命黨人首倡此議。即推翻滿清政府,結束中國數千年專制政體,合漢、滿、蒙、回、藏五大民族組成共和政體的國家。

© 漢典

五族共和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五族共和

  • 五族共和,是中華民國成立初期的政治口號。這一原則強調了在中國的五大族羣漢滿蒙回藏和諧相處,共建共和國。中華民國以五色旗作爲國旗,分別代表漢族(紅);滿族(黃);蒙古族(藍);回族(信仰伊斯蘭的諸多民族,白);藏族(黑)。其中“回族”泛指內地回民和西北各地說突厥語系語言的諸多穆斯林民族,包括維吾爾,哈薩克族等。清朝曾將新疆稱爲回疆。五族共和源自清末立憲運動的“五族大同”。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伍长
      2. 侮薄
      3. 午時茶
      4. 武巡捕
      5. 武教
      6. 忤物
      7. 三何
      8. 匱涸
      9. 安陽河
      10. 淚河
      11. 赊荷
      12. 金釵鈿合
    相關詞語
      1. 五荤
      2. 五嶽丈人
      3. 五月卅一日急雨中
      4. 五牛
      5. 五军
      6. 五一勞動節
      7. 八瓣兒五
      8. 参五
      9. 攢三聚五
      10. 二不挂五
      11. 十三號星期五
      12. 褚五
      13. 和尚拖木頭
      14. 和媚
      15. 和樂
      16. 和衣而卧
      17. 和室
      18. 和調
      19. 雜和
      20. 順和
      21. 彼倡此和
      22. 親和
      23. 就和
      24. 響和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