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五族

拼音 wǔ zú

注音 ㄨˇ ㄗㄨˊ

五族 詞語解釋

解釋
  • 指族誅本人、兩弟及兩妻家。
  • 謂五服(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內的親族。
  • 辛亥革命後曾稱漢、滿、蒙、回、藏五個民族為“五族”。
  • -----------------
    國語辭典
    五族wǔ zúㄨˇ ㄗㄨˊ
    1. 漢、滿、蒙、回、藏合稱為「五族」。

    2. 五氏族。《左傳.襄公十年》:「故五族聚群不逞之人,因公子之徒以作亂。」

    3. 五親族。宋.王禹偁〈一品孫鄭昱〉詩:「五族不力穡,終歲飽且溫。」

    4. 古代五百家稱為「五族」。《周禮.地官.大司徒》:「令五家為比,使之相保;五比為閭,使之相受;四閭為族,使之相葬;五族為黨,使之相救。」

    5. 高句麗的削奴、絕奴、順奴、灌奴、桂婁五部族。

    6. 婕妤、容華、充華、承徽、列榮為官妃五族。

    7. 誅連五族。《漢書.卷九○.酷吏傳.王溫舒傳》:「夫古有三族,而王溫舒罪至同時而五族乎!」

    德語 fünf ethnischen Minderheiten, welche China gründeten (V)​

    © 漢典

    五族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五族

  • (1).指族誅本人、兩弟及兩妻家。《漢書·酷吏傳·王溫舒》:“光祿勳 徐自爲 曰:‘悲夫!夫古有三族,而 王溫舒 罪至同時而五族乎!’” 顏師古注:“ 溫舒與弟同三旅,而兩妻家各一,故爲五也。”
  • (2).謂五服(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內的親族。《後漢書·黨錮傳序》:“而今黨人錮及五族,既乖典訓之文,有謬經常之法。”《資治通鑑·晉紀安帝隆安元年》:“收殺觚者高霸程同,皆夷五族。” 胡三省注:“五族,謂五服內親也。”
  • (3).辛亥革命後曾稱漢、滿、蒙、回、藏五個民族爲“五族”。清帝退位詔書明確提出:“仍合滿、漢、蒙、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爲一大中華民國”,五色旗是中華民國建國之初北洋政府的國旗,旗面爲按順序是紅、黃、藍、白、黑五色橫長方條,表示漢滿蒙回藏五族共和。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武卒
      2. 无足
      3. 無足
      4. 吾祖
      5. 武卒
      6. 物祖
      7. 五祖
      8. 侮谇
      9. 武裝帶
      10. 忤时
      11. 武城鸡
      12. 忤嫚
      13. 忤视
      14. 撧耳顿足
      15. 頓足
      16. 宛足
      17. 纏足
      18. 極卒
      19. 散卒
    相關詞語
      1. 五斗粟
      2. 五言四句
      3. 五數
      4. 五子棋
      5. 五月子
      6. 五儀
      7. 十十五五
      8. 連三跨五
      9. 行三坐五
      10. 二五
      11. 褚五
      12. 視窗九五
      13. 族举
      14. 族絫
      15. 族世
      16. 族落
      17. 族屬
      18. 族师
      19. 认族
      20. 水族
      21. 日耳曼民族
      22. 令族
      23. 誅族
      24. 配偶家族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