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虧
〈動〉
(1) (形聲。從虧,( hū)聲。本義:氣損)
(2) 同本義 [damage of vital energy]
虧,氣損也。——《說文》。段注:“引申凡損皆曰虧。”
(3) 又如:虧柔(猶虛弱);虧退(衰退止息)
(4) 欠缺,短少(應該有的而缺少)。與“盈”、“滿”相對 [be short of]
雖監門之服養不虧於此。——《韓非子·五蠹》
爲山九仞,巧虧一簣。——《書·旅獒》
日極則仄,月滿則虧。——《管子·白心》
(5) 又如:虧失(缺失);虧欠(欠了人情);虧累(債務;虧損);虧紊(虧缺紊亂);虧替(虧缺衰敗)
(6) 損耗,損害 [loss;wear and tear;damage;harm]
賄秦而力虧。—— 宋· 蘇洵《權書·六國論》
(7) 又如:虧缺(虧空);虧污(虧損沾污);虧誤(失誤);虧輸(失敗;損失)
(8) 輸 [lose;be defeated]
請與對弈,互有盈虧。——《聊齋志異》
(9) 毀壞 [ruin;destroy;damage]
不虧不崩。——《詩·魯頌·閟宮》
(10) 又如:虧污(虧損污染);虧害(損害);虧損(虧待,損害);虧圖(圖謀損害);虧名(損害名譽)
(11) 減損;減少 [reduce]
厚者虧之,薄者靡之。——《韓非子·揚權》
(12) 又如:虧成(缺損與完滿;失敗與成功);虧全(缺損與完滿)
(13) 違背 [violate]
有善於前,有過於後,不爲虧法。——《商君書·賞刑》
(14) 又如:虧負(虧待;做對不起他人的事);虧心事(違背良心的事;問心有愧的事);虧制(違制。放寬法度)
(15) 相異;不適應 [differ from]
其時已與先王之法虧矣。——《呂氏春秋·察今》
(16) 損失,喪失 [loss]
恩愛苟不虧,在遠分日親。——曹植《贈白馬王彪》
(17) 又如:吃虧;使出版家受虧;自負盈虧
(18) 月相從全月到新月的時期 [wane]
天道虧盈。——《易·謙》
(19) 又如:虧盈(虧缺或盈滿);月滿則虧
詞性變化
◎ 虧
〈副〉
(1) 難爲, 幸而。表示徼倖之詞 [luckily]。如: 虧殺(表示徼倖之詞。同多虧、 幸好); 虧不盡(徼倖之詞。同多虧、幸而)
(2) 多虧; 幸虧 [fortunately]。如:虧不盡(虧得,多虧);虧你提起這件事, 否則我就忘了
◎ 虧
<語氣>
作反語用,表示斥責或譏諷。如:這樣的事,真虧你做得出來
常用詞組
於也。象气之舒亏。从丂从一。一者,其气平之也。凡亏之屬皆从亏。羽俱切今變隸作于
(虧 kuī)气損也。从亏雐聲。𧇾,虧或从兮。去爲切
(亏)於也。於者、古文烏也。烏下云。孔子曰。烏亏呼也。取其助气。故以爲烏呼。然則以於釋亏、亦取其助气。釋詁、毛傳皆曰。亏、於也。凡詩、書用亏字。凡論語用於字。葢于於二字在周時爲古今字。故釋詁、毛傳以今字釋古字也。凡言於皆自此之彼之䛐。其气舒于。檀弓。易則易。于則于。論語。有是哉。子之于也。于皆廣大之義。左傳。于民生之不易。杜云。于、曰也。此謂假于爲曰。與釋詁于曰也合。象气之舒亏。从丂。从一。一者、其气平也。气出而平。則舒于矣。羽俱切。五部。按今音于、羽俱切。於、央居切。烏、哀都切。古無是分別也。自周時巳分別於爲屬辭之用。見於羣經爾雅。故許仍之。凡亏之屬皆从亏。
亏 字源字形
甲骨文 | 金文 | 楚系簡帛 | 說文 | 秦系簡牘 | 楷書 | 楷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