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义形于色

拼音 yì xíng yú sè

注音 ㄧˋ ㄒㄧㄥˊ ㄩˊ ㄙㄜˋ

义形于色 詞語解釋

解釋

◎ 義形於色 yìxíngyúsè

[with indignation written on one's face;one's face shows no compromise with evil] 正義之氣顯現於神色。也指義憤的心情顯露在臉上

-----------------
國語辭典
義形於色yì xíng yú sèㄧˋ ㄒㄧㄥˊ ㄩˊ ㄙㄜˋ
  1. 語出《公羊傳.桓公二年》:「孔父正色而立於朝,則人莫敢過而致難於其君者,孔父可謂義形於色矣。」指心懷正義憤慨而流露在臉上。《三國志.卷六一.吳書.陸凱傳》:「定大恨凱,思中傷之,凱終不以為意,乃心公家,義形於色,表疏皆指事不飾,忠懇內發。」《文明小史.第二五回》:「大家諾諾連聲,義形於色,又痛罵一回雲南官府,方才各散。」也作「義形于色」。反不露聲色

© 漢典

义形于色 成語解釋

義形於色

【解釋】形:表現;色:面容。仗義不平之氣在臉上流露出來。

【出處】《公羊傳·桓公二年》:“孔父可謂義形於色矣。”

【示例】吳蓀甫“~”地舉起左手的食指在桌子邊上猛擊一下。 ◎茅盾《子夜》五

© 漢典

义形于色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義形於色

  • 義形於色,漢語成語,
  • 拼音:yì xíng yú sè
  • 釋義:義憤的情緒反映在臉上
  • 出自《公羊傳·桓公二年》。
  • 近義詞有義無反顧、義正詞嚴等。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绎如
      2. 驿户
      3. 溢泛
      4. 翊赞
      5. 轶致
      6. 易元光
      7. 口干舌涩
      8. 淅瑟
      9. 河涩
      10. 鲠涩
      11. 酢歰
      12. 孅啬
    相關詞語
      1. 义息
      2. 义捐
      3. 义侣
      4. 义疾
      5. 义米
      6. 义鼠
      7. 新三民主义
      8. 徇义
      9. 修义
      10. 本义
      11. 忠孝节义
      12. 抽象主义
      13. 色喜
      14. 色厉内荏
      15. 色晕
      16. 色心
      17. 色球
      18. 色儿
      19. 彩色
      20. 诲色
      21. 浄色
      22. 沙色
      23. 遽色
      24. 细色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