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zhuó

ㄓㄨㄛˊ

部首 丨

部外 9

總筆畫 10

𦭱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4E35

上下结构

224314311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oguf|oufj

tctj

kuub

32401

拼音 zhuó

注音 ㄓㄨㄛˊ

部首 丨 部外 5總筆劃 10

統一碼 4E35筆順 2243143112

丵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丵

zhuó ㄓㄨㄛˊ

  1. 叢聚而生的草。

英語 thick (grass)

© 漢典
【子集上】【丨】 丵·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9

丵 《康熙字典》

【子集上】【丨】 丵·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9

【集韻】仕角切,音浞。艸木叢生。象根株附麗𠀤出形。樸業僕叢字从此,借爲叢雜煩凟。或作𢄁。

又【廣韻】蒲木切【集韻】步木切,𠀤音僕。

又【集韻】方六切,音福。義𠀤同。 上从四直,俗作业、㐀,非。㐀字原作丱下一。

© 漢典
【卷三】【丵】

丵 《说文解字》

【卷三】【丵】
『說文解字』

叢生艸也。象丵嶽相竝出也。凡丵之屬皆从丵。讀若浞。士角切

『說文解字注』

(丵)叢生艸也。象丵嶽相並岀也。謂此象形字也。丵、嶽曡韵字,或作𡻬嶽。吳語不經見者謂丵嶽。凡丵之屬皆从丵。讀若浞。士角切。三部。

© 漢典

丵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ʂuo˧˥ 日语读音 KUSANOMURAGARI韩语罗马 CHAK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丵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丵」 說文‧丵部「丵」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𦭱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灼(zhuo2)
    2. 斫(zhuo2)
    3. 着(zhuo2)
    4. 擢(zhuo2)
    5. 犳(zhuo2)
    6. 窡(zhuo2)
    7. 啄(zhuo2)
    8. 硺(zhuo2)
    9. 噣(zhuo2)
    10. 圴(zhuo2)
    11. 㒂(zhuo2)
    12. 繳(zhuo2)
同筆畫
    1. 峵
    2. 㤫
    3. 勏
    4. 俻
    5. 脍
    6. 𠃹
    7. 𠉼
    8. 䖣
    9. 胼
    10. 笄
    11. 𠂼
    12. 阄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