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中軍

拼音 zhōng jūn

注音 ㄓㄨㄥ ㄐㄩㄣ

中軍 詞語解釋

解釋

◎ 中軍 zhōngjūn

(1) [middle troops]∶古時行軍作戰隊分上、中、下(或左、中、右)三軍,由主帥所居中軍發號施令

將三千人爲中軍。——《資治通鑑·唐紀》

(2) [tent of middle troops]∶指中軍統帥的營帳

中軍置酒飲歸客。——唐·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3) [general of middle troops]∶“中軍將軍”的省稱

中軍臨川殿下。—— 南朝樑· 丘遲《與陳伯之書》

-----------------
國語辭典
中軍zhōng jūnㄓㄨㄥ ㄐㄩㄣ
  1. 古代軍隊多分為中、左、右三軍,或上、中、下三軍。中軍由主帥親自率領,是軍隊的指揮中樞。《左傳.成公十六年》:「欒書將中軍,士燮佐之。」《西遊記.第六回》:「見那一群猴,齊齊整整排作個蟠龍陣勢;中軍裡,立一竿旗,上書『齊天大聖』四字 。」

  2. 主帥或主帥的營幕。《周禮.夏官.大司馬》:「中軍以鼙令鼓,鼓人皆三鼓。」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詩:「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3. 職官名。清代綠營兵制,分督、撫、提等標,各標的統領官,稱為「中軍」。《官場現形記.第六回》:「不過傳齊了標下大小將官,從中軍、都司起,以及守備、千總、把總、外委,就叫把手下們的額子,都招招齊,免得臨時忙亂。」《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七回》:「撫臺便叫傳中軍來,先看管了他。」

© 漢典

中軍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中軍

  • 中軍是一個古代軍事概念結合起來理解。前軍,爲大部隊探路;中軍,就是主力大部隊;後軍,糧草等輜重,併爲大部隊提供後衛。另外還有:左軍和右軍,保護大部隊的兩翼,並策應大部隊的行動。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中君
      2. 終軍
      3. 眾俊
      4. 終軍
      5. 塚君
      6. 衆軍
      7. 眾軍
      8. 中俊
      9. 鐘點費
      10. 忠驅義感
      11. 忠心赤膽
      12. 終篇
      13. 鍾氏
      14. 鍾陵
      15. 啼哭郞君
      16. 商均
      17. 黃老君
      18. 望諸君
      19. 陶鈞
      20. 暴君
    相關詞語
      1. 中時
      2. 中溜
      3. 中陵
      4. 中胚層
      5. 中華電視臺
      6. 中賣
      7. 坐中
      8. 郞中
      9. 洞中
      10. 月中
      11. 水火之中
      12. 向中
      13. 軍氣
      14. 軍壁
      15. 軍下卒
      16. 軍壘
      17. 軍給
      18. 軍捷
      19. 護國軍
      20. 教軍
      21. 八字軍
      22. 黃頭軍
      23. 羽林軍
      24. 蠻軍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