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中惡

拼音 zhōng è

注音 ㄓㄨㄥ ㄜˋ

中惡 詞語解釋

解釋
  • 得暴病。
  • 中醫病名。由於冒犯不正之氣所引起。其症狀或為錯言妄語,牙緊口噤;或為頭旋暈倒,昏迷不醒。俗稱中邪。
  • -----------------
    國語辭典
    中惡zhòng èㄓㄨㄥˋ ㄜˋ
    1. 暴病而死。《三國志.卷五○.吳書.妃嬪傳.吳主權潘夫人傳》:「諸宮人伺其昏臥,共縊殺之,託言中惡。」唐.薛調《無雙傳》:「忽聞簾下極鬧,云:『內家中惡』。」

    © 漢典

    中惡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中惡

  • 中惡 ①病名。又稱客忤、卒忤。感受穢毒或不正之氣,突然厥逆,不省人事。出《肘後備急方》卷一。《證治要訣·中惡》:“中惡之證,因冒犯不正之氣,忽然手足逆冷,肌膚粟起,頭面青黑,精神不守;或錯言妄語,牙緊口噤,或頭旋暈倒,昏不知人。即此是卒厥、客忤、飛屍、鬼去。吊死、問喪、入廟、登家,多有此病。蘇合香丸灌之,候稍蘇,以調氣散和平胃散服,名調脈平胃散。”《諸病源候論·中惡病諸候》有中惡候、中惡死候、屍厥候、卒死候、卒忤候、卒忤死候、鬼擊候、卒魘死候、魘不寤候、自縊死候、溺死候、中熱喝候、冒熱睏乏候、凍死候等。②經外穴名。《肘後備急方》:“五屍者……灸乳後三寸十四壯,男左女右。不止,更加壯數,差。”《醫宗金鑑》列作經外穴,名中惡。近代《中國鍼灸學》易名傳屍。在胸側部,乳頭外側3寸處,約當第四肋間隙。主治疰忤,腹痛,胸肋痛,肋間神經痛等。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又,禍祟邪氣所導致的病證,即中惡、客忤、中(撞)客者等,或名祟病。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忠諤
      2. 重惡
      3. 眾惡
      4. 忠諤
      5. 中額
      6. 鍾値
      7. 終審
      8. 鍾巖
      9. 忠靜冠
      10. 終軍請纓
      11. 鍾鐻
      12. 挨凍受餓
      13. 匱餓
      14. 芒鍔
      15. 嶮阸
      16. 齮扼
      17. 隘厄
    相關詞語
      1. 中散大夫
      2. 中文內碼
      3. 中語
      4. 中國菜
      5. 中筵
      6. 中原逐鹿
      7. 失中
      8. 得中
      9. 陰中
      10. 豊中
      11. 取法乎上,僅得乎中
      12. 東中
      13. 惡草
      14. 惡鬪
      15. 惡賤
      16. 惡露
      17. 惡木
      18. 惡頭兒
      19. 歹惡
      20. 鯹惡
      21. 粗惡
      22. 弊惡
      23. 衆好衆惡
      24. 酒惡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