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中山舰事件

拼音 zhōng shān jiàn shì jiàn

注音 ㄓㄨㄥ ㄕㄢ ㄐㄧㄢˋ ㄕˋ ㄐㄧㄢˋ

中山舰事件 詞語解釋

解釋
1926年3月18日,蔣介石指使親信傳達命令,調中山艦到黃埔待命。當中山艦抵黃埔後,國民黨右派分子即散佈謠言,說海軍局代理局長李之龍(共產黨員)擅調中山艦至黃埔“陰謀暴動”。3月20日,蔣以此爲藉口,實行戒嚴,扣留中山艦,逮捕李之龍等,並派兵包圍省港罷工委員會,拘捕黃埔軍校和國民革命軍第一軍中的全體共產黨員。時稱“三·二事件”。由於中共中央主要領導人陳獨秀、張國燾妥協退讓,使蔣的陰謀得以實現。
© 漢典

中山舰事件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中山艦事件

  • 中山艦事件也叫“三二〇事件”。1926年3月20日,蔣介石調動軍隊宣佈戒嚴,斷絕廣州內外交通;逮捕李之龍,扣留中山艦及其他艦隻;包圍省港罷工委員會,收繳其衛隊槍械;包圍廣州東山的蘇聯顧問所;驅逐了黃埔軍校中及國民革命軍中以周恩來爲首的共產黨員。
  • 中山艦事件是蔣介石爲破壞國共合作,奪取革命領導權,蓄意打擊和排斥中國共產黨的政治事件。對於這次事件有兩種猜測。有人認爲是蔣中正故意將中山艦調動又矢口否認以製造藉口打擊中國共產黨。也有人認爲這是和“西山會議”派關係密切的“孫文主義學會”成員歐陽格(歐陽鐘的叔父)等故意向李之龍假傳蔣中正的指令,兩邊離間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终已不顾
      2. 忠朴
      3. 锺葵
      4. 锺楼
      5. 钟子
      6. 终不是
      7. 英鉴
      8. 拊楗
      9. 快健
      10. 试剑
      11. 凤舰
      12. 鲜健
    相關詞語
      1. 中经
      2. 中旨
      3. 中珰
      4. 中阪
      5. 中纳
      6.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7. 握中
      8. 空中
      9. 皮树中
      10. 挑船郎中
      11. 闺中
      12. 如堕五里雾中
      13. 件举
      14. 件目
      15. 件头
      16. 件色
      17. 件物
      18. 件件
      19. 证件
      20. 逐件
      21. 低物件
      22. 老四大件
      23. 无着邮件
      24. 制件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