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中和節

拼音 zhōng hé jié

注音 ㄓㄨㄥ ㄏㄜˊ ㄐㄧㄝ ˊ

中和節 詞語解釋

解釋
  • 唐德宗·貞元五年,下詔廢除正月晦日之節,以二月初一為中和節。是日民間以青囊盛百穀瓜果種互相贈送,稱為獻生子。裏閭釀宜春酒,以祭勾芒神,祈求豐年。百官進農書,表示務本。見《新唐書•李泌傳》。
  • -----------------
    國語辭典
    中和節zhōng hé jiéㄓㄨㄥ ㄏㄜˊ ㄐㄧㄝˊ
    1. 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之一。流行於華北地區,尤以北平為最。此節日乃由唐德宗下詔成立。相傳每年農曆二月初一為太陽真君的生辰,民間習於是日相互贈送百穀、瓜果,並以「太陽鳩糕」祀日,祁求農作物豐收。見《新唐書.卷一三九.李泌傳》。

    © 漢典

    中和節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中和節

  • 中和節,中國民間傳統節日,日期是農曆二月初二,不過當時的日期是在農曆正月初一,隨着歷史的演化,改爲二月初二。該節始於唐德宗李適貞元五年(789)。由於農曆二月初二是“龍擡頭”(又稱春龍節、青龍節),所以中國民間常常將中和節與龍擡頭混爲一個節日。寓意春天的開始,萬物復甦,雨水天氣也將增多。中和節起源於原始社會祭祀神靈的活動,在民間有祭春龍等習俗,飲食常以“龍”字命名。
  • 中和節,唐德宗時確立爲“三令節”之一(與正月初九、三月上巳並稱),節俗爲食“太陽糕”(近似年糕),各家焚帛。2011年05月23日,中和節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籦龍
      2. 忠勳
      3. 終篇
      4. 終了
      5. 衆毀銷骨
      6. 終古
      7. 張世傑
      8. 入劫
      9. 驍傑
      10. 洗結
      11. 阻截
      12. 督詰
    相關詞語
      1. 中碳鋼
      2. 中耕
      3. 中目
      4. 中國銀行
      5. 中棟
      6. 中作
      7. 養中
      8. 挑中
      9. 南中
      10. 得中
      11. 農中
      12. 理中
      13. 節料錢
      14. 節將
      15. 節約能源
      16. 節季
      17. 節約
      18. 節威反文
      19. 安節
      20. 八一建軍節
      21. 謝節
      22. 蕤賓佳節
      23. 飲泉清節
      24. 挑菜節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