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不識好歹

拼音 bù shí hǎo dǎi

注音 ㄅㄨˋ ㄕˊ ㄏㄠˇ ㄉㄞˇ

不識好歹 詞語解釋

解釋

◎ 不識好歹 bùshí-hǎodǎi

[undiscriminating] 分不清好和壞

你們這班牛馬奴隸,真真不識好歹。——《文明小史》

-----------------
國語辭典
不識好歹bù shì hǎo dǎiㄅㄨˋ ㄕˋ ㄏㄠˇ ㄉㄞˇ
  1. 不能辨別好壞。指人糊塗,不知事情的是非或輕重。《西遊記.第九二回》:「我師不識好歹,上橋就拜。我說不是好人,早被他侮暗燈光,連油碰我師一風攝去。」《文明小史.五二回》:「你們這班牛馬奴隸,真真不識好歹!難道我們還來謊騙你不成?」也作「不知好歹」。

英語 unable to tell good from bad (idiom)​, undiscriminating

法語 (expr. idiom.)​ incapable de distinguer le bien du mal

© 漢典

不識好歹 成語解釋

【解釋】不知好壞。指愚蠢,缺乏識別能力。

【出處】《醒世恆言·賣油郎獨佔花魁》:“[九阿姐]方纔告訴我許多話,說你不識好歹,放着鵝毛不知輕,頂着磨子不知重,心下好生不悅。”

【示例】給你們讀一點古書總是好意;古書又不是毒藥,竟會這樣胡鬧起來,這明明是~呀! ◎夏丐尊、葉聖陶《文心》十五

【近義詞】不識擡舉、混淆黑白、是非不分

【反義詞】是非分明

【語法】動賓式;作謂語、定語;指人不辨是非,不懂別人的好意

© 漢典

不識好歹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不識好歹

  • 不識好歹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 bù shí hǎo dǎi,意思是不知好壞。指愚蠢的缺乏識別能力的人或事物。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步蛐
      2. 布衣卿相
      3. 步靫
      4. 布穀
      5. 步斗踏罡
      6. 部闕
      7. 不逮
      8. 薆逮
      9. 無逮
      10. 邏逮
      11. 根連株逮
      12. 訟逮
    相關詞語
      1. 不平之氣
      2. 不相妨礙
      3. 不失
      4. 不擾
      5. 不弟
      6. 不慕
      7. 豈不
      8. 八不
      9. 亞不
      10. 十不
      11. 侯不
      12. 遮不
      13. 歹口
      14. 歹人
      15. 歹做出
      16. 歹路不可行
      17. 歹徒
      18. 歹意
      19. 不分好歹
      20. 放歹
      21. 沒好沒歹
      22. 知好歹
      23. 忙古歹
      24. 心歹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