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不絕如縷

拼音 bù jué rú lǚ

注音 ㄅㄨˋ ㄐㄩㄝˊ ㄖㄨˊ ㄌㄩˇ

不絕如縷 詞語解釋

解釋

◎ 不絕如縷 bùjué-rúlǚ

[almost extinct;very precarious like a thread going to break] 象用一根細線連着,形容極其危急。現在也形容聲音細微而連綿不斷

或者人已經轉過山頭望不見了,歌聲還餘音嫋嫋,不絕如縷。——《歌聲》

-----------------
國語辭典
不絕如縷bù jué rú lǚㄅㄨˋ ㄐㄩㄝˊ ㄖㄨˊ ㄌㄩˇ
  1. 僅有一線連繫未斷。比喻局勢危急。唐.柳宗元〈寄許京兆孟容書〉:「煢煢孑立,未有子息。荒隅中少士人女子,無與為婚,世亦不肯與罪大者親昵,以是嗣續之重,不絕如縷。」也作「不絕如線」、「不絕若線」。

  2. 比喻聲音細微悠長,似斷非斷。宋.蘇軾〈赤壁賦〉:「餘音嫋嫋,不絕如縷。」

英語 hanging by a thread, very precarious, almost extinct, (of sound)​ linger on faintly

法語 accrocher par un fil, très périlleux, presque éteint

© 漢典

不絕如縷 成語解釋

【解釋】絕:斷;縷:細線。多形容局面危急或聲音、氣息等低沉微弱、時斷時續。

【出處】《公羊傳·僖公四年》:“夷狄也,因亟痛中國,南夷與此狄交,中國不絕若線。”

【示例】音樂會上,演員的歌聲~。

【近義詞】危如累卵、岌岌可危

【反義詞】牢不可破、安如泰山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用於聲音、書信、情緒等

© 漢典

不絕如縷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不絕如縷

  • 不絕如縷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爲bù jué rú lǚ,意思是形容局勢危急或聲音細微悠長。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不絶如縷
      2. 不絶如缕
      3. 不絶如縷
      4. 步屧
      5. 布拉格定律
      6. 步兵廚
      7. 布陳
      8. 部頭
      9. 佈局
      10. 徒侶
      11. 整冠納履
      12. 禽旅
      13. 空侶
      14. 郭履
      15. 逸侶
    相關詞語
      1. 不在少數
      2. 不徹頭
      3. 不入用
      4. 不測之禍
      5. 不可逆反應
      6. 不乾不淨,吃了沒病
      7. 便不
      8. 怎不
      9. 艱不
      10. 進可替不
      11. 爭不
      12. 要不
      13. 縷晰
      14. 縷續
      15. 縷陳
      16. 縷述
      17. 縷金衣
      18. 縷析
      19. 千條萬縷
      20. 覼縷
      21. 霞縷
      22. 繿縷
      23. 一縷
      24. 涓縷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