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不毛之地

拼音 bù máo zhī dì

注音 ㄅㄨˋ ㄇㄠˊ ㄓ ㄉㄧˋ

不毛之地 詞語解釋

解釋

◎ 不毛之地 bùmáozhīdì

[poor soil;sterile land] 貧脊荒涼不長莊稼的地方,廢棄的土地

南方不毛之地,瘴疫之鄉。——《三國演義》

-----------------
國語辭典
不毛之地bù máo zhī dìㄅㄨˋ ㄇㄠˊ ㄓ ㄉㄧˋ
  1. 荒涼貧瘠、不生草木的土地。《公羊傳.宣公十二年》:「君如矜此喪人,錫之不毛之地。」《三國演義.第八七回》:「南方不毛之地,瘴疫之鄉。」反通都大邑﹑沃野千里

  2. 謔稱禿頭。

英語 barren land, desert

法語 terrain stérile, infertile, improductif, désert

© 漢典

不毛之地 成語解釋

不毛之地

【解釋】不生長草木莊稼的荒地。形容荒涼、貧瘠。

【出處】《公羊傳·宣公十二年》:“錫(賜)之不毛之地.”

【示例】南方~,瘴疫之鄉;丞相秉鈞衡之重任,而自遠征,非所宜也。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八十七回

【近義詞】窮山惡水、窮鄉僻壤

【反義詞】魚米之鄉、天府之國

【語法】偏正式;作主語、賓語;形容荒涼或未開墾的土地

© 漢典

不毛之地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不毛之地 (漢語成語)

  • 不毛之地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bù máo zhī dì,意思是不生長草木莊稼的荒地。形容某地荒涼、貧瘠。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布纓
      2. 步漏
      3. 部闕
      4. 步進馬達
      5. 步祷
      6. 布袋裝
      7. 質的
      8. 铜马帝
      9. 阿的
      10. 異母兄弟
      11. 八千子弟
      12. 私第
    相關詞語
      1. 不怀好意
      2. 不見便
      3. 不宁不耐
      4. 不究
      5.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6. 不恤
      7. 十不
      8. 非不
      9. 將不
      10. 可不
      11. 进可替不
      12. 嘸不
      13. 地鸡
      14. 地形雨
      15. 地工
      16. 地動
      17. 地傅
      18. 地谜
      19. 死心倒地
      20. 頭地
      21. 一矢地
      22. 一天一地
      23. 界地
      24. 雲階月地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