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不寒而栗

拼音 bù hán ér lì

注音 ㄅㄨˋ ㄏㄢˊ ㄦˊ ㄌㄧˋ

不寒而栗 詞語解釋

解釋

◎ 不寒而慄 bùhán’érlì

[shudder with fear;tremble with fear] 不冷而發抖。指恐懼心理引起的驚抖

是日皆報殺四百餘人,郡中不寒而慄。——《漢書·義縱傳》

全身不寒而慄

-----------------
國語辭典
不寒而栗bù hán ér lìㄅㄨˋ ㄏㄢˊ ㄦˊ ㄌㄧˋ
  1. 天氣並不寒冷,卻一直發抖。形容內心極為恐懼。《史記.卷一二二.酷吏傳.義縱傳》:「是日皆報殺四百餘人,其後郡中不寒而栗,猾民佐吏為治。」《漢書.卷六六.楊敞傳》:「下流之人,眾毀所歸,不寒而栗。」也作「不寒而慄。」近毛骨悚然,膽戰心驚反無所畏懼

© 漢典

不寒而栗 成語解釋

不寒而慄

【解釋】慄:畏懼,發抖。不冷而發抖。形容非常恐懼。

【出處】《史記·酷吏列傳》:“是日皆報殺四百餘人,其後郡中不寒而慄,滑民佐吏爲治。”

【示例】豈果脂粉之氣,不勢而威?胡乃骯髒之身,~。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馬介甫》

【近義詞】毛骨悚然、提心吊膽、膽戰心驚

【反義詞】無所畏懼、臨危不懼

【語法】緊縮式;作謂語、定語;用於想到、聽到或見到令人恐懼不安的事

© 漢典

不寒而栗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不寒而慄 (漢語成語)

  • 不寒而慄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是bù hán ér lì,意思是恐懼心理引起的驚抖。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部界
      2. 布策
      3. 簿书
      4. 布唇枯舌
      5. 簿吏
      6. 步幅
      7. 克励
      8. 警利
      9. 温丽
      10. 股息股利
      11. 即温听厉
      12. 不成比例
    相關詞語
      1. 不皇
      2. 不沾
      3. 不是玩的
      4. 不弃草昧
      5. 不告不理
      6. 不君子
      7. 再不
      8. 进可替不
      9. 毫不
      10. 牙不
      11. 几乎不
      12. 了不
      13. 栗子
      14. 栗黃
      15. 栗犊
      16. 栗栗
      17. 栗陸
      18. 栗岡硯
      19. 擗栗
      20. 兢栗
      21. 猬栗
      22. 石栗
      23. 凿栗
      24. 怖栗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