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不动声色

拼音 bù dòng shēng sè

注音 ㄅㄨˋ ㄉㄨㄙˋ ㄕㄥ ㄙㄜˋ

不动声色 詞語解釋

解釋

◎ 不動聲色 bùdòng-shēngsè

[do not bat an eyelid;do not turn a hair;show one's feelings neither in voices nor in facial expressions;stay calm and collected] 不說話,也不表露感情的變化,形容沉着、鎮靜

-----------------
國語辭典
不動聲色bù dòng shēng sèㄅㄨˋ ㄉㄨㄥˋ ㄕㄥ ㄙㄜˋ
  1. 一聲不響,不流露感情。《野叟曝言.第四七回》:「其餘皆設文房四寶,都在那裡濡筆搆思;惟成之端然靜坐,不動聲色。」《文明小史.第四二回》:「黃太尊聽了,點點頭,不動聲色,仍舊打他的牌。」

© 漢典

不动声色 成語解釋

不動聲色

【解釋】聲:言談;色:臉色。在緊急情況下,說話、神態仍跟平時一樣沒有變化。形容非常鎮靜。

【出處】宋·歐陽修《相州晝錦堂記》:“垂紳正笏,不動聲色,而措天下於泰山之安。”

【示例】他也~,勤勤慎慎辦他的公事。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十二回

【近義詞】不露聲色、無動於衷、泰然自若

【反義詞】不知所措、失魂落魄、手足無措

【語法】動賓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在緊急情況下不改變聲色

© 漢典

不动声色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不動聲色

  • 不動聲色:漢語詞語
  • 不動聲色:劉惜君演唱歌曲
  • 不動聲色 (漢語詞語)

  • 不動聲色,是漢語成語,
  • 拼音是:bú dòng shēng sè,
  • 釋義是不說話,不流露感情;形容神態鎮靜;形容輕易,不費氣力。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部臣
      2. 部判
      3. 部众
      4. 部帙
      5. 布徧
      6. 部画
      7. 遴啬
      8. 和如琴瑟
      9. 不稼不穑
      10. 拙涩
      11. 力啬
      12. 交通壅塞
    相關詞語
      1. 不通皮
      2. 不是处
      3. 不自在
      4. 不无小补
      5. 不苟且
      6. 不问三七二十一
      7. 兀的不
      8. 毫不
      9. 几乎不
      10. 艰不
      11. 何不
      12. 亚不
      13. 色拉
      14. 色阵
      15. 色变
      16. 色霁
      17. 色目
      18. 色衰爱弛
      19. 内色
      20. 寒色
      21. 足色
      22. 惊惶失色
      23. 黯然无色
      24. 怯色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