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不修邊幅

拼音 bù xiū biān fú

注音 ㄅㄨˋ ㄒㄧㄡ ㄅㄧㄢ ㄈㄨˊ

不修邊幅 詞語解釋

解釋

◎ 不修邊幅 bùxiū-biānfú

[be slovenly in attire and demeanour;not care about one's appearance] 指性情浪漫,行爲隨便,不拘小節的人。今泛指不守禮俗,行動隨便,或自我爲是,旁若無人者,亦指着裝打扮和外貌的修飾整理不注重

-----------------
國語辭典
不修邊幅bù xiū biān fúㄅㄨˋ ㄒㄧㄡ ㄅㄧㄢ ㄈㄨˊ
  1. 不修整布帛邊緣,任使雜亂不齊。用以形容不講究衣飾儀容或不拘形式小節。《北史.卷八三.文苑傳.顏之推傳》:「好飲酒,多任縱,不修邊幅,時論以此少之。」《儒林外史.第五五回》:「他又不修邊幅,穿著一件稀爛的直裰,靸著一雙破不過的蒲鞋。」也作「邊幅不修」、「不脩邊幅」、「不事邊幅」。近不拘小節,囚首垢面

英語 not care about one's appearance (idiom)​, slovenly in dress and manner

法語 négligence

© 漢典

不修邊幅 成語解釋

【解釋】邊幅:布帛的邊緣,比喻人的衣着、儀表。原形容隨隨便便,不拘小節。後形容不注意衣着或容貌的整潔。

【出處】《後漢書·馬援傳》:“公孫不吐哺走迎國士,與圖成敗,反修飾邊幅,如偶人形。此子何足久稽天下士乎?”《北齊書·顏之推傳》:“好飲酒,多任縱,不修邊幅。”

【示例】他又~,穿着一件稀爛的直裰,靸着一雙破不過的蒲鞋。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五回

【近義詞】不衫不履、不拘小節

【反義詞】衣冠楚楚

【語法】動賓式;作謂語、定語;形容人不注意儀容、衣着

© 漢典

不修邊幅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不修邊幅

  • 不修邊幅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是bù xiū biān fú,意思是隨隨便便,不拘小節。後形容不注意衣着或容貌的整潔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不脩边幅
      2. 不脩邊幅
      3. 不脩邊幅
      4. 不脩边幅
      5. 怖愄
      6. 佈擺
      7. 怖頭
      8. 布兵
      9. 布總
      10. 布算
      11. 龍袱
      12. 從風而服
      13. 倒伏
      14. 收服
      15. 銅虎符
      16. 箕箙
    相關詞語
      1. 不臧
      2. 不多久
      3. 不住口
      4. 不修
      5. 不武
      6. 不競不絿
      7. 嘸不
      8. 便不
      9. 十不
      10. 再不
      11. 以不
      12. 要不
      13. 幅輪
      14. 幅土
      15. 幅蒲
      16. 幅塞
      17. 幅尺
      18. 幅面
      19. 修飾邊幅
      20. 後幅
      21. 不脩邊幅
      22. 撿幅
      23. 屏幅
      24. 連篇累幅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