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 成語解釋
上善若水
【解釋】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衆人之所惡,故幾於道”。這裏實際說的是做人的方法,即做人應如水,水滋潤萬物,但從不與萬物爭高下,這樣的品格才最接近道。
【出處】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衆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憂。 —— 老子《道德經》
© 漢典
上善若水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上善若水 (《老子》經典成語)
- 上善若水,是一個成語,語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衆人之所惡(wù),故幾於道。”指的是:至高的品性像水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不與世人一般見識、不與世人爭一時之長短,做到至柔卻能容天下的胸襟和氣度。
- 在道家學說裏,水爲至善至柔;水性綿綿密密,微則無聲,巨則洶涌;與人無爭且又容納萬物。水有滋養萬物的德行,它使萬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與萬物發生矛盾、衝突,人生之道,莫過於此。
上善若水 (成語)
- 意思意義含義:
- 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