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三魂七魄

拼音 sān hún qī pò

注音 ㄙㄢ ㄏㄨㄣˊ ㄑㄧ ㄆㄛˋ

三魂七魄 詞語解釋

解釋

◎ 三魂七魄 sānhún-qīpò

[soul] 魂魄,靈魂

在酷刑面前那個叛徒的三魂七魄都嚇丟了

-----------------
國語辭典
三魂七魄sān hún qī pò ㄙㄢ ㄏㄨㄣˊ ㄑㄧ ㄆㄛˋ
  1. 道家謂人身有三魂七魄。三魂即胎光、爽靈、幽精;七魄計有屍狗、伏矢、雀陰、吞賊、非毒、除穢、臭肺。《抱朴子.內篇.地真》:「欲得通神,當金水分形,形分則自見其身中之三魂七魄。」《金瓶梅.第四七回》:「驚駭六葉連肝膽,諕壞三魂七魄心。」也作「七魄三魂」。

英語 three immortal souls and seven mortal forms in Daoism, contrasting the spiritual and carnal side of man

© 漢典

三魂七魄 成語解釋

三魂七魄

【解釋】魂:舊指能離開人體而存在的精神;魄:舊指依附形體而顯現的精神。道家語,稱人身有“三魂七魄”。

【出處】《抱朴子·地真》:“欲得通神,宜水火水形分,形分則自見其身中之三魂七魄。”

【示例】但凡精血成胎者,有~,被桂芳叫一聲,魂魄不居一體,散在各方,自然落馬。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三十七回

© 漢典

三魂七魄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三魂七魄

  • 魂:舊指能離開人體而存在的精神;魄:舊指依附形體而顯現的精神。道家語,其稱人之魂魄由“三魂七魄”組成,科學尚無法證明宗教所言魂魄可離體或輪迴,以及魂魄組成是否正確。
  • 三魂:1.道家謂人有三魂:一曰胎光,二曰爽靈,三曰幽精,見《雲笈七籤》卷五十四。
  • 儒家謂人有魂魄《左傳.昭公二十五年》:“心之精爽,是謂魂魄;魂魄去之,何以能久?”《昭公七年》:“人生始化曰魄,即生魄,陽曰魂;用物精多,則魂魄強。”孔穎達疏:“魂魄,神靈之名,本從形氣而有;形氣既殊,魂魄各異。附形之靈爲魄,附氣之神爲魂也。附形之靈者,謂初生之時,耳目心識、手足運動、啼呼爲聲,此則魄之靈也;附所氣之神者,謂精神性識漸有所知,此則附氣之神也。”
  • 七魄:1.道家謂人有七魄,各有名目。第一魄名屍狗,第二魄名伏矢,第三魄名雀陰,第四魄名吞賊,第五魄名非毒,第六魄名除穢,第七魄名臭肺,見《雲笈七籤》卷五十四。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毿毿
      2. 毿珊
      3. 鬖鬖
      4. 毵毵
      5. 鬖髿
      6. 毵珊
      7. 困迫
      8. 交迫
      9. 宂迫
      10. 突破
      11. 優游不迫
      12. 貧破
    相關詞語
      1. 三鄰
      2. 三万六千场
      3. 三元里
      4. 三折股為良醫
      5. 三絕韋編
      6. 三臘
      7. 一二不過三
      8. 连三
      9. 参三
      10. 送三
      11. 在三
      12. 事不過三
      13. 魄消魂散
      14. 魄心
      15. 魄散魂飛
      16. 魄散九霄
      17. 魄虑
      18. 魄莫
      19. 始生魄
      20. 銷魂蕩魄
      21. 天奪其魄
      22. 險魄
      23. 敓魄
      24. 颢魄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