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三性

拼音 sān xìng

注音 ㄙㄢ ㄒㄧㄥˋ

三性 詞語解釋

解釋
1.佛教名詞。指法相宗所主張的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和圓成實性。認爲事理﹑迷悟一切諸法,均不出此三性。見《成唯識論》卷八。也稱"三自性"。 2.佛教名詞。指善性﹑惡性和無記性(即非善非惡之性)。 3.道教名詞。指元精﹑元氣和元神。 4.指人性的三個來源。
© 漢典

三性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三性

  • 1.佛教名詞,它指法相宗所主張的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和圓成實性。認爲事理、迷悟一切諸法,均不出此三性。見《成唯識論》卷八。也稱“三自性”。
  • 2.佛教名詞,它指善性、惡性和無記性(即非善非惡之性)。
  • 3.道教名詞,它指元精、元氣和元神。
  • 4.它指人性的三個來源。
  • 從宗教倫理的立場,一切法可分爲善、惡、無記等三類︰對於現世、來世和自他都是順益的,如信等善心及善心所起的一切善根,是爲善性。對於現世來世和自他都是違損的,如貪等噁心所起的一切惡業,是爲惡性。非善非惡爲中庸之法,是益是損,不能預測,是爲無記性。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散形
      2. 三星
      3. 三省
      4. 散行
      5. 三刑
      6. 三形
      7. 參參
      8. 毵娑
      9. 鬖髿
      10. 毿毿
      11. 毿珊
      12. 毵珊
      13. 亵幸
      14. 兩姓
      15. 要幸
      16. 变名易姓
      17. 盜幸
      18. 别姓
    相關詞語
      1. 三纲
      2. 三四
      3. 三綹梳頭,兩截穿衣
      4. 三说法
      5. 三步兩腳
      6. 三晋
      7. 生三
      8. 参三
      9. 攒三
      10. 語四言三
      11. 张三
      12. 拿三道三
      13. 性發
      14. 性理學
      15. 性爱
      16. 性侵犯
      17. 性術
      18. 性靈說
      19. 陶情適性
      20. 煞性
      21. 土性
      22. 证性
      23. 拧性
      24. 一勇性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