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三后

拼音 sān hòu

注音 ㄙㄢ ㄏㄡˋ

三后 詞語解釋

解釋
1.三個君主或諸侯。古代天子﹑諸侯皆稱後。(1)指禹﹑湯﹑文王。《楚辭.離騷》:"昔三後之純粹兮,固衆芳之所在。"王逸注:"後,君也,謂禹湯文王也。"(2)指太王﹑王季﹑文王。《詩.大雅.下武》:"三後在天,王配於京。"毛傳:"三後,大王王季文王也。"(3)指虞﹑夏﹑商三代的君主。《左傳.昭公三十二年》:"三後之姓,於今爲庶。"杜預注:"三後,虞﹑夏﹑商。"(4)指禹﹑契﹑后稷。《淮南子.人間訓》:"古者溝防不修,水爲民害,禹鑿龍門,闢伊闕,平治水土,使民得陸處;百姓不親,五品不慎,契教以君臣之義﹑父子之親﹑夫妻之辨﹑長幼之序;田野不修,民食不足,后稷乃教之闢地墾草,糞土種谷,令百姓家給人足。故三後之後,無不王者,有陰德也。" 2.(5)指周公﹑君陳﹑畢公。《書.畢命》:"惟周公克慎厥始,惟君陳克和厥中,惟公(畢公)克成厥終。三後協心,同底於道。"(6)指伯夷﹑禹﹑后稷。《書.呂刑》:"乃命三後,恤功於民。伯夷降典,折民惟刑;禹平水土,主名山川;稷降播種,農植嘉穀。"(7)指夏桀﹑殷辛﹑周幽王。《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下及三後,媱妃亂主。"張載注:"三後,夏﹑殷﹑周也。"劉良注:"三後,桀﹑紂﹑幽王。"(8)指漢之宣帝﹑景帝﹑文帝。《文選.陸機<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賦詩>》:"三後始基,世武丕承。"李善注:"三後,謂宣﹑景﹑文也。" 3.指漢代的三個皇后。
© 漢典

三后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三後

  • 三後,三個君主或諸侯。古代天子﹑諸侯皆稱後。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三侯
      2. 三候
      3. 三候
      4. 散侯
      5. 三侯
      6. 毵珊
      7. 毵毵
      8. 毵娑
      9. 参参
      10. 谦厚
      11. 独厚
      12. 隐厚
      13. 贯侯
      14. 騈厚
      15. 宗圣侯
    相關詞語
      1. 三黄
      2. 三番两复
      3. 三陈
      4. 三语掾
      5. 三山骨
      6. 三仁
      7. 朱三
      8. 暮四朝三
      9. 胡三
      10. 七五三
      11. 黑三
      12. 洗三
      13. 后置
      14. 后跟
      15. 后凉
      16. 后冠
      17. 后七子
      18. 后头
      19. 空前絶后
      20. 歇后
      21. 所后
      22. 宮后
      23. 甄后
      24. 退后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