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三伏

拼音 sān fú

注音 ㄙㄢ ㄈㄨˊ

三伏 詞語解釋

解釋

◎ 三伏 sānfú

(1) [the three ten-day periods of the hot season]∶一年中最炎熱的時候。夏至後第三個庚日起爲初伏,十天;然後是中伏,十天或二十天;再後是末伏,十天

如今是三伏天道,若竇娥委實冤枉,身死之後,天降三尺瑞雪。—— 關漢卿《竇娥冤》

(2) [the last of the three periods of the hot season]∶專指末伏

-----------------
國語辭典
三伏sān fúㄙㄢ ㄈㄨˊ
  1. 初伏、中伏、末伏的合稱。從夏至後第三個庚日起,每十日為一伏,分別為初伏、中伏、末伏,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金瓶梅.第八回》:「那時正值三伏天道,十分炎熱。」《紅樓夢.第六七回》:「今年三伏裡雨水少,這果子樹上都有蟲。」

  2. 三重伏兵。《舊唐書.卷一二一.僕固懷恩傳》:「瑒令高彥崇、渾日進、李光逸等設三伏以待之,賊半渡,伏發,合擊而走之。」

英語 three periods forming the hottest periods of summer, from mid-July to mid-August, namely: 初伏 (mid-July)​, 中伏 (late July to early August)​, 末伏 (mid-August)​

法語 trois périodes formant les périodes les plus chaudes de l'été, de mi-Juillet à la mi-août

© 漢典

三伏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三伏 (科普知識)

  • “三伏(Dog Day)”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統稱,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每年出現在陽曆7月中旬到8月中旬。其氣候特點是氣溫高、氣壓低、溼度大、風速小。“伏”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地下。按我國陰曆(農曆)氣候規律,前人早有規定:“夏至後第三個庚日開始爲頭伏(初伏),第四個庚日爲中伏(二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爲末伏(三伏),頭伏和末伏各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三伏”共三十天或四十天。每年立秋日及其後兩天如果出現庚日,中伏就爲十天,否則爲二十天,所以,大多數年份中伏都爲二十天,相應地,大多數年份三伏都是四十天。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三福
      2. 三賦
      3. 三釜
      4. 散附
      5. 三輔
      6. 三复
      7. 三覆
      8. 毵毵
      9. 鬖髿
      10. 毿毿
      11. 毵娑
      12. 鬖鬖
      13. 参参
      14. 飄浮
      15. 执服
      16. 硃符
      17. 搢紱
      18. 飐拂
      19. 單幅
    相關詞語
      1. 三脆麵
      2. 三疾
      3. 三兽渡
      4. 三分國
      5. 三铨
      6. 三注
      7. 第三
      8. 連二併三
      9. 五三
      10. 七五三
      11. 封三
      12. 朝四暮三
      13. 伏天儿
      14. 伏法受诛
      15. 伏事
      16. 伏袭
      17. 伏几
      18. 伏奏
      19. 麇骇雉伏
      20. 擿奸發伏
      21. 雄飛雌伏
      22. 胯下蒲伏
      23. 回伏
      24. 翕伏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