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qī

ㄑㄧ

部首 頁

部外 8

總筆畫 17

䫑 魌 𠐾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A U+4ACF

左右結構

122111341325111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adwm|dwdm

tcmbc

ecgo

41886

拼音 qī

注音 ㄑㄧ

部首 頁 部外 8總筆劃 17

擴展A 4ACF筆順 12211134132511134

䫏 基本解釋

● 䫏

qī ㄑㄧ


  1. [~頭]古代驅疫逐鬼時扮神的人戴的面具,也指醜的人。

英語 (same as U+9B4C 魌) ugly, phycial or moral deformity, the mask wearing by one who is driven away spirits

【漢典】
【戌集下】【頁】 䫏·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8

䫏 《康熙字典》

【戌集下】【頁】 䫏·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8

【唐韻】去其切【集韻】丘其切,𠀤音欺。【說文】醜也。从頁其聲。今逐疫有䫏頭。【廣韻】方相也。與魌同。

【漢典】
【卷九】【頁】

䫏 《說文解字》

【卷九】【頁】
《說文解字》

醜也。从頁其聲。今逐疫有䫏頭。去其切

《說文解字注》

(䫏)醜也。此䫏之本義。从𩑋。其聲。去其切。一部。今逐疫有䫏頭。此舉漢事以爲證也。周禮方相氏注云:冒熊皮者以驚敺疫癘之鬼,如今魌頭也。淮南書,視毛嬙,西施猶䫏醜也。高注云:䫏,䫏頭也。方相氏黃金四目。衣赭,稀世之䫏貌。䫏醜,言極醜也。風俗通曰:俗說亾人䰟氣游揚,故作魌頭以存之,言頭魌魌然盛大也。或謂魌頭爲觸壙。殊方語,按魌䫏字同。頭大,故从頁也。亦作𠐾。靈光殿賦,仡䫏𤟧以雕𥄴。李注:䫏𤟧,大首也。今本作欺𤟧。葢誤。

【漢典】

䫏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䫏」說文‧頁部 「䫏」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䫑
魌
𠐾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緀(qi1)
    2. 褄(qi1)
    3. 𠀁(qi1)
    4. 蹊(qi1)
    5. 悽(qi1)
    6. 漆(qi1)
    7. 𠔶(qi1)
    8. 捿(qi1)
    9. 戚(qi1)
    10. 娸(qi1)
    11. 七(qi1)
    12. 慽(qi1)
同部首
    1. 䫂
    2. 䫧
    3. 領
    4. 頸
    5. 願
    6. 頼
    7. 頝
    8. 䫕
    9. 䪴
    10. 頱
    11. 顰
    12. 顢
同筆畫
    1. 鎹
    2. 𠓃
    3. 鬀
    4. 㘎
    5. 㬢
    6. 謘
    7. 嚅
    8. 癌
    9. 䲡
    10. 嬰
    11. 藒
    12. 聴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