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bì

pì

ㄅㄧˋ

ㄆㄧˋ

部首 韋

部外 5

總筆畫 14

柲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扩展A U+4A90

左右结构

521251152454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nhkt|nkgt

dqph

xjwm

43504

拼音 bì pì

注音 ㄅㄧˋ ㄆㄧˋ

部首 韋 部外 5總筆劃 14

統一碼 4A90筆順 52125115245434

䪐 基本解釋

英語 something made of bamboo put in the bow case to pretect from damage

© 漢典
【戌集中】【韋】 䪐·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5

䪐 《康熙字典》

【戌集中】【韋】 䪐·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5

【廣韻】【集韻】𠀤兵媚切,音祕。【玉篇】弓絏。【詩·秦風·竹閉緄滕疏】《旣夕記》說明器之弓云有䪐。【註】䪐,弓檠也。弛則縛之於弓裏,以備損傷也。以竹爲之。引《詩》云:竹閉緄滕。然則竹閉一名䪐也。言閉紲者,謂置弓䪐裏,以繩繫之,因名䪐爲紲。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註】紲,弓䪐也。角長則送矢不疾,若見紲于䪐矣。【釋文】䪐音悲位反。

又【詩·秦風·釋文】徐音邊惠反。

又【集韻】必結切,音珌。義同。【詩·秦風·釋文】䪐,一音必結反。

© 漢典
【卷六】【木】

柲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䪐”字頭,請參考“柲”字:)
【卷六】【木】
『說文解字』

欑也。从木必聲。兵媚切

『說文解字注』

(柲)欑也。欑各本誤從手。葉本誤從イ。今正。此卽下文積竹杖也。考工記。廬人爲廬器。戈柲六尺有六寸。殳長尋有四尺。車戟常。酋矛常有四尺。夷矛三尋。注云。柲猶柄也。按戈戟矛柄皆用積竹杖。不比他柄用木而已。殳則用積竹杖而無刃。柲之引伸爲凡柄之偁。左傳。剝圭以爲戚柲。戚柄不用積竹。從木。必聲。兵媚切。古音在十二部。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䎵(bi4)
    2. 贲(bi4)
    3. 䫾(bi4)
    4. 鷩(bi4)
    5. 煏(bi4)
    6. 躄(bi4)
    7. 獘(bi4)
    8. 㪤(bi4)
    9. 萆(bi4)
    10. 婢(bi4)
    11. 朇(bi4)
    12. 㘠(bi4)
    13. 副(pi4)
    14. 甓(pi4)
    15. 淠(pi4)
    16. 稫(pi4)
    17. 埤(pi4)
    18. 䴙(pi4)
    19. 辟(pi4)
    20. 㳪(pi4)
    21. 屁(pi4)
    22. 㔃(pi4)
    23. 僻(pi4)
    24. 䑄(pi4)
同部首
    1. 韥
    2. 韌
    3. 䪘
    4. 韙
    5. 韢
    6. 䪑
    7. 韜
    8. 韛
    9. 韕
    10. 䪝
    11. 韑
    12. 韓
同筆畫
    1. 盠
    2. 嵽
    3. 㨳
    4. 㥿
    5. 䂕
    6. 馑
    7. 槠
    8. 㜟
    9. 槇
    10. 䐝
    11. 戧
    12. 䁕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