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fǔ

ㄈㄨˇ

部首 面

部外 7

總筆畫 16

𩈨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A U+4A49

左右結構

132522111125112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dmjy|dljs

mwijb

gjkf

13627

拼音 fǔ

注音 ㄈㄨˇ

部首 面 部外 7總筆劃 16

擴展A 4A49筆順 1325221111251124

䩉 基本解釋

● 䩉

fǔ ㄈㄨˇ《廣韻》扶雨切,上麌奉。魚部。


  1. 面頰。後作「輔」。《説文•面部》:「䩉,頰也。」《淮南子•脩務》:「口曾撓,奇牙出,𩉇䩉摇。」
  2. 指頰骨。唐慧琳《一切經音義》卷三十六:「䩉,《韻英》云:『頰骨也。』」

英語 the face, the cheeks; the jaw

【漢典】
【戌集中】【面】 䩉·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7

䩉 《康熙字典》

【戌集中】【面】 䩉·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7

【廣韻】扶雨切【集韻】奉甫切,𠀤音腐。【說文】頰也。从面,甫聲。【玉篇】左傳僖二年,䩉車相依。今作輔。【廣韻】頰骨也。同𩒺。【楚辭·大招】靨輔奇牙。【朱註】輔,一作䩉。頰車也。【淮南子·說林訓】𩉇䩉在頰則好,在顙則醜。【集韻】本作輔。或作𩒺𨊽。

又【唐韻】【集韻】𠀤符遇切,音附。義同。𩉇字原从面从厭作,𩉇䩉或作靨輔。

 

【漢典】
【卷九】【面】

䩉 《說文解字》

【卷九】【面】
《說文解字》

頰也。从面甫聲。符遇切

《說文解字注》

(䩉)頰也。頰者,面旁也。面旁者,顏前之兩旁。大招,靨輔奇牙,宜笑嫣只。王注:言美頰有靨䩉,口有奇牙。嘕然而笑,尤媚好也。淮南書:奇牙出,靨輔搖。高注:靨輔,頰邊文,婦人之媚也。又曰:靨輔,在頰則好。在顙則醜。注:靨䩉者,頰上窐也。由此言之,靨䩉在頰。故䩉與頰可互偁,古多借輔爲䩉。如毛詩傳曰:倩,好口輔也。此正謂靨䩉,咸上六,咸其輔頰舌。艮六五,艮其輔,其字皆當作䩉。葢自外言曰䩉,曰頰,曰靨䩉。自裏言則上下持牙之骨謂之䩉車,亦謂牙車,亦謂頷車,亦謂頰車,亦謂鼸車,亦謂之䩉,亦謂之頰。許言䩉頰也者,言其外也。易言䩉頰,言䩉,言其裏也。䩉車非外之䩉,頰車非外之頰。此名之當辨者也。諸家說左傳輔車相依,用牙車爲訓。而許君不同。說詳車部。○按艮卦虞注云:輔,面頰骨上頰車也。面頰骨,今俗語尙如是。上頰車,卽頰骨在上持牙者。服䖍注,左傳謂之上頷車。然則在下持牙者亦得曰下頰車,下頷車矣。必云上頰車上頷車者言䩉則言上是也。頰車與舌,言則必動。故咸,艮爻辭取此。从面甫聲。符遇切。五部。

【漢典】

䩉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𩈨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椨(fu3)
    2. 郙(fu3)
    3. 㓡(fu3)
    4. 嘸(fu3)
    5. 䌗(fu3)
    6. 㕮(fu3)
    7. 腑(fu3)
    8. 柎(fu3)
    9. 䫝(fu3)
    10. 䡍(fu3)
    11. 蚥(fu3)
    12. 乶(fu3)
同部首
    1. 䩊
    2. 䩃
    3. 䩈
    4. 䩏
    5. 面
    6. 靧
    7. 靦
    8. 䩆
    9. 䩂
    10. 靨
    11. 䩍
    12. 䩄
同筆畫
    1. 㵻
    2. 獴
    3. 暿
    4. 閸
    5. 鼽
    6. 橒
    7. 嬖
    8. 㯚
    9. 㷺
    10. 縜
    11. 暸
    12. 㗾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