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pō

ㄆㄛ

部首 金

部外 5

總筆畫 13

鏺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A U+497D

左右結構

311155354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qnty

opive

pzxs

83747

拼音 pō

注音 ㄆㄛ

部首 金 部外 5總筆劃 10

擴展A 497D筆順 3111553544

䥽 基本解釋

● 䥽

pō ㄆㄛ


  1. 「鏺」的簡化字。
  2. 一種兩邊有鉤、有刃,下有長木柄的鐮刀。
  3. 割:「春~草棘。」

英語 (simplified form of 鏺) farm tool; blade in both side with a long handle used to cut weeds, to exterminate; to settle disorders

【漢典】
【戌集上】【金】 鏺·康熙筆画:20 ·部外筆画:12

↳鏺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䥽」字頭,请參考「鏺」字。)
【戌集上】【金】 鏺·康熙筆画:20 ·部外筆画:12

【廣韻】【集韻】【正韻】𠀤普活切,音潑。【說文】兩刃刀名。木柄,可以刈草。【集韻】或省作𨨻。

又【正韻】刈也。【韓愈·曹成王𥓓】鏺廣濟。

又【集韻】北末切,音撥。鐮也。

【漢典】
【卷十四】【金】

↳鏺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䥽」字頭,请參考「鏺」字:)
【卷十四】【金】
《說文解字》

兩刃,木柄,可以刈艸。从金發聲,讀若撥。普活切

《說文解字注》

(鏺)㒳刃,有木柄,可㠯乂艸。㒳刃如劒然,㒳邊有刃。乂,芟艸也。字或作刈。从金發聲,讀若撥。普活切。十五部。按癹字與此音同義近。

【漢典】

䥽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鏺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锸
    2. 钔
    3. 镏
    4. 锂
    5. 锽
    6. 铞
    7. 铬
    8. 钏
    9. 镊
    10. 钮
    11. 铫
    12. 镜
同筆畫
    1. 崁
    2. 档
    3. 悢
    4. 罜
    5. 桁
    6. 绨
    7. 逡
    8. 秧
    9. 倆
    10. 浘
    11. 钶
    12. 敋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